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19日 星期日

    把艺术创作写在大地上

    作者:许江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19日 10版)

        《攻坚》(雕塑) 中国美术学院创作团队

        《五四运动》(油画) 许江、孙景刚、邬大勇

        《人才强国》(中国画) 黄骏

        《延安文艺》(雕塑) 杨奇瑞

        《井冈星火—朱毛会师》(油画) 章仁缘

        《秋江帆景》(漆画) 罗林儒

        《拉网》(漆画) 郑力为

        《江南屋》(漆画) 乔十光、吴冠中

        《马蹄莲》(漆画) 吴可人

      参加新一届的文代会,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既感亲切,又感责任重大,心中感怀无尽。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应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为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而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反映中华民族的千年巨变,揭示百年中国的人间正道,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唱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这样叙述,仿佛就是一份创作的任务书,是一份新征程的方位图。21世纪以来,重大题材的创作逐渐登上国家艺术创作的主舞台。这一关注历史与现实的重大题材创作,首先面对的是主题深化的课题。主题不仅是历史题材本身,而且是历史现场、历史真实所包含的内在思想。这种内在思想既是中国革命历史意义之上、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征程中这一事件的真实内涵,又是这一内涵通过艺术语言所得到的表现与兴发。思想内涵及其表现与兴发是重大题材创作的真正主题。这个主题的取舍和开掘取决于创作的艺者对题材的认识、对史料的把握、对语言的开发、对终极关怀所持的高度,取决于艺者作为主体的情往兴答的深度和强度。正是从这个意思上说,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既然大部分的重大题材并没有一个历史真实的现成方案,就应当把我们自己深入到历史的躯体中去感受、去揣想。

      近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遵循,掀起与时代同步、以精品奉献人民的高潮,尤其是结合建党百年的契机,全力投入大题材的创作,创作了一批优秀作品。大家都自觉担当,高度重视这场人民史诗创作的机遇,从心里把国家的重大题材创作看作光荣的历史任务,要在创作中磨一份成长,献一份担当,实现一份价值。重大题材创作,将绘画的语言研究作为叙事伦理的问题提了出来。大家在大历史、大现实的追问中,在人民生活和艺术家使命中长相浸润,对语言伦理的认识有了一个时代的提升。创作者们所关心的并不仅仅是语言的实验和探险,而是人类的价值是否可以反复锤炼和再造、反复起作用的问题,是我们的修辞可否不断地得以复兴和深化的问题。重大题材与大时代的大风云相连,与历史的命运和人性的光华相连。它需要“修辞立其诚”,需要与其内涵高度相一致的语言伦理的建构。所以,这些大题材创作,带着我们反反复复回返人类理想和人类价值的历史高度,塑造其艺术所维系着的人民观念和伦理意识。

      铸就新时代文艺高峰,必须坚守人民立场,书写人民史诗。近期,刘文西艺术展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刘文西先生早年长于江南,学于国美,却一生扎根于陕北,并以史诗般的创作,成长为人民艺术家。看刘文西先生的画展,面对百米长卷《黄土地的主人》,我们倍感震撼。我们感受到一个伟大艺者的诸般倾心,首先是他浓浓的人民之心。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那解放区的人民是怎样的形象?刘先生的人物便是回答。他以沧桑与淳朴、真挚与豪放相交织,塑造翻身解放的人民的精神图谱。他把黄土地的高原气象、人种形貌,用笔墨铸成一种大山大源、大风大汉的美感。他更是把源于延安圣地的伟大革命,淬炼成中华民族的豪迈神采,淬炼成创业者的史诗表情。他把一个时代、一片地域、一段历史画成一张脸、一幅肖像、一份神情。这是真正的人民塑造,是经典性的地域和时代的风采铸造。这正是写在民族复兴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大地上的作品。文艺要对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给予最热情的赞颂,对一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拼搏者、一切为人民牺牲奉献的英雄们给予最深情的褒扬。

      铸就新时代文艺高峰,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用精品开新境。修辞立其诚,创新尤要有思想的深度,要有传统的继承。2021年,聚焦建党百年这一主题,中国美院全面参与了国家和浙江省的多项工程,从绘画、雕塑到电影、歌剧,全线出击,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攻坚》巨型雕塑历时三年多,一次次审稿,一次次打磨,最终伫立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博物馆。“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中,有30件作品由中国美术学院师生创作完成,入选数量和质量均居前茅。反映中共二大及《党章》的戏剧《辅德里》,在40多天内横跨华东四省九市九站巡演,打造了一堂“好听好看好懂”的艺术党课。由浙江影视集团、中国美术学院共同出品并上映的主旋律电影《云霄之上》,自选题材、自筹资金、自创路径,催生了美术院校的龙标元片,并成功斩获了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集体)以及最佳摄影三项大奖。百年华诞的各项工程,是一个时代的工程,是学院精神铸炼的工程,它必将以丰硕的形象,留在大家的记忆中,留在中国美术教育历史之上。

      铸就新时代文艺高峰,必须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为什么优秀文艺作品受到欢迎?归根结底在于它们坚守了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了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了中华美学风范。古往今来,中国的文人吟诗作画,都格外强调“意”。这个“意”,既不是自然对象,又不是纯然内心的东西,而是自然对象与纯然内心之间的那个浩瀚无垠的间性的世界。中国文论、画论、书论、乐论中关于“意”的话语和思考,正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重大题材创作的主题性思考提供了深厚的背景和根源性的力量。《启航》就是经典的一例。中共一大从上海租界的树德里,辗转撤到嘉兴南湖的扁舟之上。那湖上的丝网船,宽约三米,长约十六米,单边舱夹。创作者何红舟围绕着船上上下下画了不少草图,最后定在《启航》的创意,场景故事与内涵寓意都由之而出,这幅画今天已成党史经典。

      铸就新时代文艺高峰,必须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中国美术学院2016年创设了“哲匠奖”,确立学校最高教学研创水平和师德师风标杆,统领中国美院人才荣誉体系,以“同道交心”凝聚学术共同体的精神力量,开艺术教育界先河。

      当前,我们正处在文化建设发展的最好时机,文艺工作者一定要认真研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握机遇,持续投身创作,努力把艺术创作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民族振兴的大业中,写在辽阔的祖国大地上。

      (作者:许江,系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