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19日 星期日

    离形尚意的中国画大写意传统

    作者:孙涤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19日 09版)

        芙蓉 黄宾虹

        忆雨后即景 李苦禅

        牵牛花蝴蝶 齐白石

        泼墨仙人图 梁楷

        芍药 吴昌硕

        杂花图·局部 徐渭

      【学人谈】  

      中国画的大写意以老庄哲学美学为认识基础,与以诗词为代表的文学形式有着深刻的联系,综合了书法尤其是草书的艺术成就,高度体现出中国文人“尚意”的审美追求、“书画同体”的造型观和“超以象外”的个体生命体验。

      中国画的大写意实践以五代两宋的人物画为肇始,五代的石恪、南宋的梁楷以粗阔的笔墨、简概的造型,开创减笔人物画风,石恪的《二祖调心图》、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六祖截竹图》皆笔法纵逸,形简意深。至明代,大写意花卉达到艺术见解与表现力的巅峰,诗书画巨擘徐渭“要将狂扫换工描”,他的《墨葡萄图》《杂花图》等作品不拘于物象,激烈奔放,元气饱涨。他用秃笔铺张,则更加狂纵,笔墨势如疾风骤雨,能浇胸中块垒。

    1 不求形似求生韵

      “不求形似求生韵,根拨皆吾五指栽”是徐渭的一句题画诗,道出他不落藩篱,个性鲜明的艺术主张,这也是大写意艺术的典型特征之一。大写意为何“不求形似”,这一观念的美学基础来自哪里?《庄子·外物》中有段话十分精妙:“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庄子在感慨默契之难得的同时,指出目的一旦达到,工具便可抛弃。沿此思路,就中国画的语境而言,或可以说:形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形。

      中国绘画在五代两宋时期就通过“以形写神”的写实技艺达到“形神兼备”的表现高度,当“形似”不再是困扰,画家便开始追求“不似之似”了。唐代理论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形似之外求其画”,北宋欧阳修提出“画意不画形”“忘形得意”,在文人艺术家的倡导下,“尚意”观念成为中国画的美学核心。苏轼“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诗句鼓励绘画摆脱“形似”的束缚,追求生动气韵。此后宋元的文人画家凭借写意的表达途径,超越“形似”的局限,抵达了“得意忘形”“离形得似”的艺术境界。中国画对形的“似与不似”的认识,集中体现了中国文艺的形神观,后世的写意画家从各自的角度对这一命题做出自己的解答。“元四家”之一的倪瓒认为,画可“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写胸中逸气。齐白石曾说:“似者媚俗,不似者欺世,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经过一代代艺术家的创作实践,不求形似、离形尚意的绘画思想成为历代写意画家的共识,并在大写意创作中体现得尤为充分。“气韵生动”是千年来品评绘画的第一要旨,更是大写意创作的首要追求。对于中国画,笔墨形象是载体,气韵意境是内涵,空有笔画墨团却无气韵透出的作品,是无法生动感人的。精彩的大写意作品在前,往往还未及细看笔墨形态,画中的气息便扑面而来,先声夺人。因写意画的笔墨本身有独立于物象的美感,故而那些干笔疾行扫出的飞白肌理,湿笔遣色印下的水迹墨渍,墨色铺陈涨开的洇晕渗化,饱满的墨线、浓郁的色块以及挤出的空白……所有形态都呈现出笔墨自身独有的视觉吸引力,尚无需分辨所画何物,便已有了怡情悦目的审美享受,这就是大写意的典型特征和独特魅力。

    2 须知书画本来同

      黄宾虹曾说:“国画民族性,非笔墨之中无所见。”大写意虽不求形似,得意于象外,但并未抛弃对物象的描绘,依然以笔墨状物。而中国画笔墨的核心特性正在于其书写性,现代美学家宗白华曾说过:“中国绘画以书法为基础……书画的神采皆生于用笔。”“以书入画”成为中国画大写意创作及品评的又一要旨。

      宋元时期的文人画家把对笔墨的重视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用笔强调与书法的关系。元代赵孟頫有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指出了“书画同源”的核心本质和“以书入画”的基本原则。这样的例子在古代画论中俯拾皆是,如明代王世贞有“画竹之法,干如篆,枝如草,叶如真,节如隶”之论。

      书法与中国画在工具运用、语言表达、审美标准上的相通相似性,为“以书入画”提供了前提。汉代蔡邕在《九势》中说“惟笔软则奇怪生焉”,特殊的工具材料成为书法和中国画平面性语言的共同载体,二者皆以点、线、面为基本语言要素,构筑起平面装饰的审美标准。“以书入画”的写意特性从用笔的角度而言,强调了“写”字,清代王学浩在《山南论画》中总结:“有人问如何是士大夫画?曰:只一个‘写’字尽之。此语最为中肯,作字要写不要描,画亦如之,一入描画,便为俗工矣。”

      “以书入画”的写意笔法体现着画家对以线造型及线条表现力的深刻理解,历代名家的大写意风格都建立在其独到精熟的书写性笔法之上。明代徐渭通过以草书入画,将笔法的飞纵多姿、墨法的酣畅淋漓与造型的生动意象相结合,实现自由表达,达到气势磅礴的境界;八大山人以秃笔入画,疏朗冷僻;吴昌硕以篆籀金石入画,霸气虬劲。后来的写意画大家无不锤炼独到的用笔,以期在此基础上脱出桎梏,立个人面目。齐白石曾言,自己特别喜欢草书,尤其是徐青藤潇洒的字和画,但自己还在写楷书。崔子范谈创作经验时说,“大写意篆书的东西多,山水画隶书的东西多,小写意行书的东西多。行草为主,不加篆隶,易漂浮媚俗。如能行草篆隶结合,则既厚重古朴,又潇洒灵巧”。

      以书入画,书画同源的造型观,使大写意在“形似”的层面摆脱了具象刻画的束缚,笔墨更具脱离物象而存在的独立美感。创作中气韵与意境的表现,必有赖于笔墨能力的精到和练达,故而大写意画家要将笔墨的描摹性和独立性互为依存、互作表里、互相支撑,且凝练在一起,在遣笔运墨的当下一并酣畅地运用,除了须有精熟的笔墨功夫,还要有独特的创作状态。

    3 解衣盘礴 旁若无人

      大写意的创作状态往往是自然流露、畅意淋漓的。《庄子》道出艺术创作解衣盘礴的精神状态:“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盘礴,臝。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清代恽南田进一步解释:“作画须有解衣盘礴,旁若无人之意,然后化机在手,元气狼藉,不为先匠所拘,而游于法度之外矣。”画家调动直觉,一气呵成,追求创作中的即兴性,兴之所至,往往“笔以发意,意以发笔,笔意相发之机,即作者亦不自知所以然”。因此创作时充沛的情感和自由无碍的精神状态颇为重要。笔墨之间因果律动,线与线的衔接,墨与墨的揖让,每一笔的起止呼应,皆相互牵联、暗示,相互决定。

      书画同理,汉代蔡邕也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唐代张旭往往大醉后挥毫作书,或以头发濡墨,如痴如狂,世人称为“张颠”;宋四家之一的米芾世称“米痴”;南宋梁楷又被人叫作“梁疯子”;明代徐渭性情更是奇傲纵诞,曾几度癫狂入狱,因恃才不羁而尝尽人生苦涩。艺术家往往将极端的生命境遇、特立独行的人格与率性畅意的表达方式融为一体,其内在是毫无挂碍的心性自由和极端张扬的个性主张,是人格的自觉与自信。艺术贵在创新发展,成功的创新其中一个重要内因,就是对个性的强调和坚持。清代石涛有言“纵逼似某家,亦食某家残羹耳,于我有何哉……”,具备独立的艺术品格,才能在艺术表现时,果敢无畏,不落筌蹄,在脱略形骸之上显露出真性情,率真表达。

      中国画大写意的传统对于当代和未来意味着什么?石涛言:“笔墨当随时代。”艺术传统若不甘于做博物馆里的故纸,就须成为有活力的法脉。大写意的传承和发展要求一代代画家不仅对中国文化艺术传统有整体认知和把握,对客观世界、人生境遇有深刻认识和感悟,还要具备将这些领悟以个人独有的艺术方式表现出来的创造力,方能将艺术传统和时代脉搏相结合,和个体命运相结合,创出一派新面貌。李可染有闲章“七十始知己无知”,正所谓“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面对无涯的艺术之道,新时代的中国画家内心须充满文化自觉和民族使命感,肯深入乡野,奇峰搜尽,不懈探索和锤炼,以自己的艺术实践走出一条体现时代的更为宽广的道路,则千年来的中国画之脉必将枝繁叶茂,生生不息。

      (作者:孙涤,系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