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论语】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在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背景下,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
在新发展阶段,我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如何通过制度型改革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都需要深入思考。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技术进步与就业增长目标的关系,重新激发“技术之善”。技术进步在局部、短期可能带来就业压力,对就业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对此要保持高度关注,政策发力适当靠前,从提高科学素养、职业技能等多方面着手,推动劳动力素质不断提升,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劳动力。
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日新月异在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的同时,也对传统就业结构和就业形式带来较大冲击,主要表现在智能化、自动化的应用将加速对部分人工的替代。有数据显示,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将导致全球15个主要经济体就业岗位减少510万个。但同时,新技术的应用、新业态的出现也会催生新的行业和新的就业岗位,形成对传统就业岗位的有效替代,并会带来社会上灵活就业、弹性就业的比重上升。
也要看到,新旧动能的转换会逐步减少对一般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对高技能劳动者的依赖。因此要在供需两侧共同发力,以应对新出现的就业结构性矛盾。一方面,要完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对市场需求人才的培养。要适应新型就业形态的变化,加强对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社会灵活就业、弹性就业等新就业形态的研究和服务,不断完善就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通过更加科学有效的宏观政策为“稳就业”提供坚实保障。
推动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以延伸产业链推动就业。一方面,深化创新驱动战略,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把就业优先与高质量发展统一起来。技术和产品创新将有效降低单位生产成本,实现企业规模扩张,改变最优劳动力投入,对就业市场带来长期利好;另一方面,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演化进程,优化制造业在全球的价值链结构。智能制造的大规模应用,有助于增大对数据分析、工业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用户互动设计、设备调试运维等智能制造装备及服务领域的用工需求,创造新兴就业机会。
实现扩大内需与布局全球并重,供需双侧发力提升就业增长效应。一方面,加强内循环体系建设,构建我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组织者和管理者地位,提高国内经济的抗冲击韧性,从供给端发力提升就业增长效应;另一方面,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低收入家庭转移支付水平,解决好住房消费和教育医疗问题,充分释放消费潜力,从需求端发力提升就业增长效应。
充分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稳住就业“主力军”。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体,我国中小企业贡献了80%以上就业岗位。但当前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个因素影响,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有所加大。要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推动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有机结合,稳定中小企业市场预期和信心,全力稳住就业主力军。同时,支持中小企业与职工集体协商,采取协商薪酬、调整工时、轮岗轮休、在岗培训等措施,依法处理劳动关系。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就业预警体系构建的重要性,提高风险应对意识。健全就业失业统计监测制度,加强移动通信、网络招聘等大数据运用,持续关注外部环境变化、疫情等对就业影响,做好分析研判。此外,要依据不同行业产品需求弹性和就业弹性差异,激励劳动者在地区和产业间流动,完善与现代产业相衔接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健全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社会组织协同育人机制,增强灵活就业者适应能力。
(作者:唐代盛,系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