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学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及其执政规律,在资政育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共党史学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以下简称“三大体系”)的有效支撑。以大历史观回顾党史百年的三个历史决议,都是在重大历史关头制定的纲领性文献。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制定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及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制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都对中共党史学“三大体系”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两个历史决议基于对历史过程的准确叙述和确定性评价,搭建了中共党史学的基本框架;更因其制定和讨论过程坚持了政治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实践性和理论性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从而确立了中共党史学方法论的示范样本。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不仅深刻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还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决议起草过程中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决议》为中共党史学“三大体系”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建立完善的中共党史学“三大体系”,推动中共党史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历史性契机。
《决议》为中共党史学学科体系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
就中共党史学自身的发展演进而言,迫切需要构筑起符合自身特性和规律的学科体系,以实现其所应承担的使命和责任。《决议》坚持问题导向,在深入学习与研究百年党史中明辨正误,澄清是非,把握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坚持和发展了我们党研究历史、总结经验的优良传统。总结成就与经验的全部意义在于发挥党史服务现实、凝心聚力的资政育人功用,《决议》充分表征了胡乔木所说的党史研究不是“平静的、书斋里的事业”,而是“在思想斗争最前线的一项战斗性的工作”的意涵所指。《决议》指出,总结百年党史的目的在于面向未来的“三个需要”: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到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的需要;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高全党斗争本领和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的需要。同时,全会指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对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对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进步事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所具有的“五个方面的历史意义”。
这“三个需要”和“五个方面的历史意义”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性问题,也是中共党史学如何发挥资政育人功能必须要回答的根本性问题。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中共党史学应该有更大的使命担当,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我们要建设对人民主体地位“有意义”的党史学、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意义”的党史学、对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有意义”的党史学、对人类进步事业“有意义”的党史学、对党的自身建设“有意义”的党史学。中共党史学学科体系建设只有在明确了自身使命担当的前提下,才能在学科建制上较为全面地解决党史学科发展方向问题,才能确保任何时候都不偏离正确的轨道。
《决议》为中共党史学学术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议题框架
《决议》集中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党的自身历史的新思考,尤其把重心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共产党的成就和经验方面,拓展了中共党史学的学术视域,为中共党史学学术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议题框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波澜壮阔,时间跨度长,涉及范围广,需要研究的问题多。要按照总结历史、把握规律、坚定信心、走向未来的总要求,做到四个“总结好”,即把党走过的光辉历程总结好;把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总结好;把党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总结好;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砥砺奋进的理论和实践总结好。要做到四个“总结好”,具体来说,要开展六个“深入研究”,即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历程;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党不断维护党的团结、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百年历程;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百年历程;党加强自身建设、推进自我革命的百年历程;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中共党史学有责任将这些要求转化为新的学术命题,从中共党史学学术体系的角度深刻认识党的历史,实现中共党史学研究的政治自觉和学术自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八个明确”的基础上,用“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了进一步概括,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十三个方面的伟大成就,并重点概括了其中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为理解新时代党的历史提供了根本依据。这些都是推动中共党史学学术体系建设的核心命题。全会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五个方面的历史性意义,把党的百年奋斗与其初心使命关联起来,提纲挈领、高屋建瓴,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对百年奋斗历程、当今时代主题的准确把握,为中共党史学从宏观上理解党的百年奋斗提供了依据,也是推动中共党史学学术体系建设的重要命题。中共党史学应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加强对于这些议题的研究,尽快形成科学完善的学术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新的学术贡献。
《决议》为中共党史学话语体系建设提供了规范遵循
《决议》尊重历史规律,创新百年党史叙事,为中共党史学的话语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规范遵循。“话语体系”的建设绝不只是一个纯粹的形式问题,也绝不仅仅涉及个别术语与符号的转变,而是指向某种更为“实体性的”、更具“整体性的”的建构。中共党史学的话语体系建构的根本任务在于如何叙述和表达党史,包括明晰历史主线、评定重大事件、总结历史成就、凝练历史经验等,其中方法论尤为关键。
《决议》重在总结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其起草过程是慎之又慎,其表达方式也有很大创新;《决议》最鲜明的特点是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反映了党的百年奋斗的初心使命,符合历史事实;《决议》对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的论述和评价,注重同党中央已有结论相衔接,体现党中央对党的百年奋斗的新认识。毛泽东同志在主持起草《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时,也是采取了“谨慎”的原则,总结了建党以来党的历史及基本经验教训,使全党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中国民主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的一致,达到了“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目的,同时又提出了“对于任何问题应取分析态度,不要否定一切”的方法论思想。邓小平同志在主持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时,也是强调“准确”,“对建国三十年来历史上的大事,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两个历史决议都蕴含宝贵的经验资源和方法论思想,都对中共党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这在学界已形成共识。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处理好“历史连续性和历史阶段性”“全面总结和突出重点”“总结成就和分析失误”“已有结论和最新认识”这“四大关系”。这都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体现了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是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的历史的结果,是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的结果,为进一步推动完善中共党史学话语体系建设提供了示范性引领。
(作者:宋学勤,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共党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研究”首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