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17日 星期五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培育专业人才 积极回报社会

    作者:本报记者 严圣禾 本报见习记者 谢云开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17日 09版)

      助力脱贫攻坚,聚焦创新创业,积极回报社会……近年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深职院”)结合自身办学特点,紧扣国家发展主题,在培育专业人才、服务企业、回报社会方面作出了独特的“深职贡献”。

    助力脱贫攻坚

      为助力脱贫攻坚,深职院曾先后对新疆喀什、广西河池与百色、云南昭通、贵州毕节、广东河源、江西吉安、西藏拉萨等地开展职业教育东西协作和精准帮扶。

      近年来,深职院不断敞开大门,面向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进行专门招生,让一批又一批的贫苦学子、有志青年掌握一技之长。

      在河源市和平县下涧村,深职院围绕解决该村农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匮乏等突出问题,整合学科、市场、产业等方面资源,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栽培技术,实现生产、销售及电子商务推广的整体设计和运营。“在深职院的帮助下,家门口的路修好了、绿道建起来了。村民有了技术,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更足了。”家里曾是下涧村贫困户的深职院毕业生黄丽思说。

      深职院从2019年开始面向云南省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招生,精心挑选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实用性非常强的7个专业,并派出专门团队到当地走村串户,招生组跑遍了昭通的山乡,确保“一人不漏、一分不少”,把相关政策和补助落到实处。目前,深职院已面向云南省建档立卡家庭招生2批,2019年录取1393人,其中昭通籍837人;2021年录取585人,其中昭通籍341人。

      来自昭通的唐雪梅就读于机电一体化专业,她在家乡务农的父母为了供唐雪梅和哥哥上学陷入贫困。深职院不但为他们免除学杂费,还提供生活补贴和交通补贴。通过在深职院的学习,唐雪梅具备了在智能生产线工作的能力。如今,唐雪梅的目标就是毕业后回云南当一名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

    聚焦创新创业

      作为国家“双高”计划A档建设单位,深职院把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专门组建创新创业学院,着力提升学生“技术创新”能力,推动社会经济由要素投入向技术创新驱动的跨越。

      目前,深职院设立了百万创新基金和百万创业基金,重点支持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项目,引导学生基于创新开展创业。校内建立了5800平方米的学生创意创业园,年均接纳50个学生创业团队经工商注册以独立法人资格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学生自主创业热情高涨,应届毕业生创业率达4.4%,毕业三年内创业率更是高达12.7%。

      学生群体通过创新创业实现增收,有助于全社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深职院双创学院副院长黄伟贤告诉记者,学院面向全校开设“创新思维”公共基础课程,培育学生的创新力。同时,通过微观装配实验室和大学生创意园等平台与载体,帮助学生把创意转化为产品。

      过去,深职院的老师们往往忙于发论文。如今,他们更多在忙于启发学生创新创业。而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结合的制度,也促进了专业培养与社会投资的对接,最终服务于以学生为主体的双创事业。一些学生双创团队,与故宫博物院等机构合作,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创IP。黄伟贤表示,学校提供两年免租金的优惠政策,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基础保障;孵化期间,学院更是提供全过程、全要素的孵化服务,让学生们的创业有资源、有方向、有鞭策,有陪伴;同时,通过三阶段成长评估的动态跟进,激励学生创业,更好融入真实的市场竞争。学校已然成为“中小微企业的摇篮”,每年逾300余所小微企业从这里出发,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创新动能。

    汇聚力量回报社会

      近5年,华为、比亚迪等14家企业相继参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共同设立了14个产业学院,为职业教育投入人、财、物。与此同时,深职院基金会积极与各类公益基金会、慈善组织、爱心企业合作,设立“公益金百万行·深职院助学金”“创想实践教学基金”“联通奖学金”等多项有特色的奖助学金。学校收到各类捐赠项目共计64项,累计捐赠金额1421.32万元,发放奖助学金共计574万余元,受助学生3527名。

      “首届百名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之星”深圳唯一获奖者文雪斐,是深职院2000级汽车电子专业毕业生,现任深圳市汇职机动车驾驶培训有限公司董事长,也是深职院校友总会会长。他表示,自己的创业之路,得到了母校很多支持。文雪斐说:“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慢慢帮,有时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如今,校友总会除了带动校友们每年对唐氏综合征患儿等进行慈善捐助外,还不断盘活校友资源,为深圳市乃至广东省内外的公益慈善事业作贡献。

      除了为企业提供回馈社会的平台,学校还发挥高职院校的培训优势,及时为珠三角技能人才加油充电。为鼓励已经走向社会的学生继续学习,深职院开展大学生“回炉”教育服务,近三年学校完成职业技能鉴定与职业资格认证等各类考试42万人次,近6000名继续教育大专课程班毕业生回校学习培训专项技能。体现出“学校”“企业”“劳动者”对接的良性循环,也实现了“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目前,学校已累计培养技术工人15万余名。

      深职院党委书记杨欣斌说,学校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技能培训,让劳动者们通过技能实现增收,就是要从深层次体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的价值分配导向。今后,深职院将继续帮扶困难群体、创新办学举措、汇聚各方力量,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

      (本报记者 严圣禾 本报见习记者 谢云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