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家心语】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我深感振奋。“人民史诗”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文艺之门——史诗为何大都难以流传,我想,恰恰因其丢失了“人民”。
前不久,我老家的两个村子合并,几百户乡亲经投票决定,将我在1992年创作的中篇小说《凤凰琴》的名称作为村名,叫作凤凰琴村。得知消息后,我特别感动,小说发表都快30年了,仍旧被乡亲所惦念,也印证了总书记所说的,“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
一个文学艺术工作者,如果只顾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知何为“人民”,那么他的作品有什么理由让人民记住呢?所以,越是伟大的作品,越是会深情、谦卑地致敬每一个生生不息的村庄、每一条烟火人间的街巷。文艺作品将每一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老乡亲铭记得越深,每一个勤耙苦做、晴耕雨读的邻居街坊就会以口口相传作为回报。唯有坚持文学艺术的人民性,才能做到为历史存血脉,为时代铸精神。
(本报记者赵玙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