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15日 星期三

    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

    辽宁省作协主席 老藤

    作者:本报记者 刘江伟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15日 06版)

      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现场聆听总书记的讲话后,总有一股热流在周身涌动,有一盏明灯在前方闪耀。如何响应党的号召,心系民族复兴伟业,心系新时代,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努力为新时代画像、立传、明德,书写好实现第二个百年梦想新征程上的风云际会,书写好中华民族壮丽激越的新史诗,是所有作家在新的赶考路上的一道必答题。

      文学是强调细节的艺术,但思想应该超越细节成为文学的灵魂。在创作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只有胸怀“国之大者”,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才能“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写出的作品才能让读者产生共鸣。因为每一个读者都是时代中人,作者是不是忠实地记录了这个时代,人民是不可替代的阅卷人。我在创作脱贫攻坚题材长篇小说《战国红》时,时刻提醒自己不忘记这样一句话: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大处着眼就是提示自己一定要心系民族复兴伟业,胸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这两件大事,从国富民强和民族振兴的视角来观照这一创作题材,以文学的方式记录第一个百年梦想圆梦路上的艰辛奋斗以及自豪与荣光。小处落笔是提示自己一定要注重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有机融合,写出的人和事要让读者感到可信、可亲、可述。真实是艺术的生命,失真,就失去了为时代画像的价值。正如总书记所说的,“人民是真实的、现实的、朴实的,不能用虚构的形象虚构人民”,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文学就会焕发出无穷的生命力。

      当下的社会实践为人物书写提供了千千万万鲜活的原型。在创作实践中,塑造文学中的时代新人,关键要在“新”字上下功夫,只有把新时代人物形象的调性写透,特质写活,文学上的“这一个”才能立起来、立得住,才能在当代文学人物形象的长廊里占有一席之地。

      (本报记者刘江伟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