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14版: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文艺高峰——中国文联十一大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09日 星期四

    用镜头凝聚家国情怀,记录伟大征程

    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 李 舸

    作者:本报记者 郭超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09日 14版)

        李 舸

      五年来,我作为中央时政记者,参加了党的十九大、全国两会、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百年等党和国家重大活动的报道工作。

      在基层乡村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创作。我带队前往新疆,每天奔波数百公里,深入牧区农舍、兵团连队,克服帕米尔高原上缺氧的困难,真实记录了当地各族干部群众持续推进巩固脱贫攻坚的发展成果。我提出“用艺术唤醒乡村、用文化振兴乡村”,在乡村推动艺术创作和产业帮扶相结合、新媒体传播与农村电商带货相结合。

      我主动创意发起中宣部重点扶持项目、中国文联重点文艺创作项目“影像见证新时代 聚焦扶贫决胜期2018—2020大型影像跨界驻点调研创作工程”和10本图文书的出版。在此基础上,2021年4月,中国文联、中国摄协、国家博物馆联合推出“希望的田野”脱贫攻坚、共享小康摄影展,以影像彰显精神力量,深情讴歌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

      2020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时,我主动请战。在中国文联党组领导的支持下,在中国摄协分党组的周密组织下,带领中国摄协赴湖北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逆行武汉,历时66天,为全国各地的4.2万余名医疗队员拍摄肖像和录制短视频,并开展了大规模的新闻传播和外宣工作,努力践行伟大抗疫精神。

      这不是一场新闻采访,也不是一次艺术创作,而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是一种直指心灵的精神洗礼。我们留下的不是局外人的冷眼旁观与猎奇,而是亲历者的深度记录与思考。事实证明,4.2万余幅肖像,已经成为举国瞩目的珍贵记忆,更作为完整的影像文献档案保留在国家史册中。它为我国今后重要事件的大规模史料记录整理,积累了成功经验,并探索性地制定了一整套行业标准、实施流程和管理办法。

      (本报记者郭超采访整理 人物素描:郭红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