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07日 星期二

    “行云工程”第一阶段圆满完成

    未来将解决“通信盲区”难题

    作者:本报记者 詹媛 通讯员 曹越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07日 08版)

      本报北京12月6日电(记者詹媛 通讯员曹越)近日,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记者了解到该集团的“行云工程”天基物联网星座第一阶段建设任务已圆满完成。未来,“行云工程”还计划在2022年完成第二阶段共12颗卫星的发射任务,届时这些卫星将成为太空中的网络信号基站,可解决远航船只、冰原极地等地带“通信盲区”的难题。

      据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所属航天行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钱微介绍,“行云工程”天基物联网主要瞄准的是为“物”提供窄带的卫星通信服务,包括:短报文数据传输、长报文数据传输、图片传输等,它与地面物联网通信技术结合在一起,可以实现人类社会人—物、物—物之间真正的、泛在的万物互联互通。

      作为我国首个宣布自主投资建设的天基物联网,“行云工程”计划利用80颗低轨窄带通信卫星,运用激光通信等多项核心技术,推动我国卫星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构建一个自主可控、覆盖全球的卫星通信网络。

      目前,“行云工程”已经建成对整个卫星星座进行测控、运控、运营、服务一体化管理的综合测运控中心。在轨一年多来,第一阶段发射成功的两颗行云卫星,不仅首次实现了我国低轨卫星星间激光通信,打通了物联网卫星之间空间信息传输的瓶颈制约,而且还首次通过自主创新的先进通信协议,实现了单颗卫星每小时服务25万个应用终端的海量短数据接入。

      钱微介绍,“行云工程”第二阶段首批6颗卫星的联试联调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第二阶段建设完成后,就能实现小规模组网,在空间段、地面段及用户段再次提升多项关键核心技术,为‘行云工程’的全面建设扣上重要一环。”钱微说,“预计2022年将实现中国上空每30分钟一次‘行云工程’卫星过顶,可提供更优质的卫星通信服务。”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