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01日 星期三

    河南:

    帮扶很重要,产业最长远

    作者:本报记者 王胜昔 崔志坚 丁艳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01日 04版)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开栏的话

      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开局起步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栏,选取各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典型案例,展示他们是如何接续推进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的。

      “经过实地走访和大数据信息比对,发现你们村张某年均收入低于正常水平,家中孙子重病,年医疗支出达到3万余元,存在因病致贫的风险,建议将他纳入重点防返贫监测对象。”

      今年以来,根据河南省统一要求,通许县纪委监委通过大数据阳光监测平台,与各乡镇纪委上下联动,分别对医保、民政、教育、住房等领域进行防止返贫动态监测专项监督,发现该县孙营乡王家村张某存在因病返贫风险,该乡党委和乡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协助该村“两委”将其列入监测对象并申报给相关部门,落实了建档立卡、申请帮扶政策。

    群众利益无小事,靶向监督脱贫攻坚成果

      “群众利益无小事,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扛起责任,动真碰硬,以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扎实成效,取信于民,靶向监督脱贫攻坚成果,全力护航乡村振兴。”通许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石超亭表示。

      今年河南人不容易。7月份暴雨导致1450万亩农作物受灾,8月份突发疫情更是雪上加霜,很多地方财政吃紧,群众有返贫风险。为此,河南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来抓,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抓紧抓好易返贫致贫人口识别认定和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对监测户每户明确一名公职人员为帮扶责任人,建立帮扶台账,落实帮扶政策,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截至目前,全省识别认定监测对象19.94万户、63.16万人,其中7月洪涝灾害后新增30.06万人;已消除返贫致贫风险人数占比39.9%。

      为支持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稳定增收,河南重点增加经营性收入和务工性收入,确保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河南省将50%以上的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对有小额贷款意愿、符合贷款条件的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应贷尽贷,对因灾无法按时偿还小额信贷的及时办理续贷手续,通过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发放“精准扶贫企业贷”等措施为企业纾困解难。同时积极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用足“雨露计划”培训等政策,免费对4.12万名脱贫劳动力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对14.49万脱贫人口开展以工代训。今年以来全省脱贫人口、监测对象中有劳动能力的223.99万人实现应就业尽就业。

    做实特色产业,开出长远“致富花”

      帮扶很重要,产业最长远。河南持续发力,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之本、富民之源、振兴之基。

      “家门口就业真好,兼顾庄稼老小,就近就业一人,实现全家脱贫。”如今,商城县余集镇正在用实际行动践行黄蜀葵加工基地张贴的标语,全镇以发展壮大黄蜀葵特色产业为抓手,以特色产业带动致富,种好黄蜀葵,开出“致富花”。

      商城县余集镇素有“六山一水两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说法。为解决土地资源较为匮乏这一难题,当地政府找到了一条黄蜀葵种植的特色产业之路。黄蜀葵作为一种中药材,其根、叶、花及种子药用价值较高,其花更是肾病药物“黄葵胶囊”的主要原料。

      黄蜀葵适应能力强,易管理,生长周期短,每年清明节前后种植,两个多月后即可采花晒干售出。目前,商城县忠越种养殖合作社与江苏苏中药业已在余集镇文桥村、何冲村、迎水村等十多个村庄集中建成了5000余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实现全镇24个村800人年均增收4000元以上,黄蜀葵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带动当地增收致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南阳艾草、开封菊花、杞县大蒜、新县油茶……河南省通过做实特色产业,充分保障了返贫群众短期能脱贫、中期能致富、长期可持续,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抓好帮扶政策衔接,做好乡村振兴文章

      面对今夏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河南及时出台《防止因灾返贫致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若干政策措施》,实施18条富有含金量的政策措施;组织27名省级领导、27个厅局单位联系帮扶27个受灾严重的县;制定受灾人口和监测对象生活补贴发放政策标准每人700元,及时发放到户;新增省级衔接资金7亿元,结合各地灾后恢复重建需求,对极重灾区、重灾区、一般灾区分类支持,其中安排2.08亿元资金支持受灾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灾后恢复重建,占省级新增衔接资金的30%;下达中央补助资金6.6亿元,把脱贫村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受损道路、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扶贫项目,作为灾后恢复重建的重点全力推进。

      河南加快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体制机制的有效衔接,撤销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职能并入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省扶贫办整建制转为省乡村振兴局,目前河南省市县三级乡村振兴部门全部挂牌。新成立的乡村振兴局同时抓好帮扶政策衔接,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过渡期内继续把脱贫县作为支持重点,省级确定卢氏县、嵩县、台前县、淅川县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各地自主选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较重的乡(镇)、村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各级领导干部联系帮扶、定点帮扶、市县结对帮扶、校地结对帮扶、“万企兴万村”等继续实行,各级驻村工作队全部完成轮换,轮换工作队1.29万个、队员4.05万人。

      “全面查漏补短,交出过硬答卷。要以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为契机,扎实开展‘大排查大整改’活动,着力消除返贫致贫隐患,拓展增收致富渠道,既立行立改、确保清仓见底,又着眼未来、明确提升方向,让脱贫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说。

      (本报记者 王胜昔 崔志坚 丁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