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强国进行时】
人才是第一资源,城市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全力打造“创业者乐园、创新者天堂”。目前,苏州市人才总量已达321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超过30万人,持续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翻开人才履历,不难发现,不少创新创业人才来苏州发展之前,都有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工作的经历。能与北上广抢人才,苏州打造了怎样的引才平台?在集聚高端人才方面有何独特探索?为构建优质人才生态下了哪些功夫?
带着这些问题,苏州市委党校课题组对苏州的人才工作创新实践展开了专题调研。
多层次拓宽引智渠道
2021年10月,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发布了39个项目指南,诚邀企业共同攻坚“卡脖子”问题。作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总投资200亿元的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是面向材料领域的新型研发机构。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重大平台载体就是招才引才的“金梧桐”。为引来人才“金凤凰”,苏州精心栽培重大科创平台、双创孵化载体、引智活动平台三棵“梧桐树”。
自2020年6月成立以来,姑苏实验室以科研项目为中心,通过重大科研项目需求定向会聚和选拔人才,积极探索市场化、多元化的弹性用人机制,打造“高精尖”的人才团队和科研攻坚的人才“蓄水池”。截至目前,实验室录用人数已超过400人,博士以上学历占比超过50%;高端人才引进26人,其中国家级人才13人。
此外,苏州还建有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苏州·中国声谷等一批重大平台载体,通过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开放、灵活、有效的用人机制,营造创新氛围,会聚了大量高层次人才,持续迸发创新活力。
如果说重大科创载体是高端基础研究人才的蓄水池,那么双创孵化载体则是创新创业人才的摇篮。近年来,苏州大力推进孵化载体建设,截至2021年8月,全市省级以上科技创业孵化载体已超460家。其中,蒲公英孵化器建立了“创业载体+创业服务+创业投资”三位一体的创业服务模式,打造了从孵化到天使投资到风险投资到上市并购的创业服务全生态链。专注无人机赋能领域的星逻智能,在蒲公英的融资扶持下,产品已落地国内及欧洲市场。
平台载体还包括人才对接交流平台。2021年7月,第十三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开幕。此人才引智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对接、举办国际创客大赛、实施“落户企业培优计划”等,广泛邀请高层次人才来苏对接洽谈,实现落户项目近7400个。2012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北京盛诺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钱雪明通过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搭建的平台,南下苏州创办迈博斯生物医药(苏州)有限公司,2018年他和团队研发出全球首个pH依赖性结合PD-L1抗体,震动业界。
因此,只有持之以恒擦亮引才品牌,推进活动创新,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招才引智平台,才能让城市引才活动遍地开花。
打造“高精尖特”人才强磁场
2021年,苏州再次上榜“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这已经是苏州连续10年入选该榜单全国前10名。
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重点实施了顶尖人才、领军人才、紧缺人才、高技能人才等“七大工程”,以“金字塔”人才政策架构积极参与全球人才竞争,发挥出了对“高精尖特”人才的强磁吸效应。
2020年,欧盟果树委员会主席、罗马尼亚农业科学院院士福洛林与常熟理工学院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外籍院士工作站”。截至目前,苏州已建有11家外籍院士工作站、305家省、市外国专家工作室,外国高端人才在江苏省占比达到了55%。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断创新的人才引用途径,让全球英才在苏州大有可为。
吸引人才,关键在于用好人才。2011年开始启动的“海鸥计划”,是苏州引才机制上的柔性探索,支持市场主体打破国籍、户籍、社保等人才流动的刚性制约,广泛发挥国际化高端人才在产业发展中的创新突破和引导作用,实现产业发展瓶颈的快速突破。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建设纳米真空互联试验站过程中,始终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与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各个单元人才合作中,不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融入经济社会创新价值链,达成产学研用的互动发展,建成全世界最大的超高真空互联科研大型装置,在纳米级别的微观空间里发现了一个广阔的大世界。
通过不断夯实产业人才基础,苏州如今已拥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两个万亿级产业,创新综合实力连续12年居江苏省首位,是全国拥有国家级开发区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城市。
紧跟全球人才动态,着眼本地企业发展,围绕人才效用发挥,苏州放眼全球集聚高端人才,持续建强引智聚才平台。如今,人才在苏州产业发展的创新主导地位更加凸显,人才的创新领航能力快速释放,源源不断地为产业发展注入“人才活水”。
构建优质人才生态
人才企业创新创造离不开资金的扶持。为此,苏州政府在人才金融服务上下足了功夫。
2020年,苏州市“创·无忧”才富顾问团正式成立,首批执委会成员由苏州市属五家国资金融机构组成。这个开放型组织把传统的单一机构与人才项目对接,变成组团式金融机构与人才项目对接,不仅为人才企业提供全周期、全链条的金融服务,还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的人才企业提供专业化咨询、辅导和培训服务。
事实上,这样专业化、全方位的人才企业服务工作苏州一直在扎实推动。2012年,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就设立了苏州创投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参股通和毓承、泰福资本、礼来亚洲、美敦力-红杉中国基金等知名行业风投机构,助力园内企业发展,目前总投资额达到12亿元,投资项目超过300个,是苏州抢占生物医药产业制高点背后的重要力量。
2020年4月,在苏州吴江区“人才贷”启动仪式上,9家企业获得了总额1.5亿元的银行授信,这对受疫情影响出现资金短缺的人才企业而言,不啻为一场及时雨。苏州“人才贷”第一次让人才企业无抵押最高贷款额度达到5000万元,无论是贷款额度还是利率竞争力,都属全国最高水平。
从“人才投”到“人才贷”,苏州以信人才为前提、以投人才为特征、以成人才为使命,汇集全社会服务人才力量,吸引大量社会资本关注和进驻苏州,共同构建共融、共享、共赢的发展格局,形成了人才、资本、产业充分活跃的发展生态。
人才的发展需求在变化,苏州的人才服务也在不断升级,通过构建对人才企业的“全生命周期、全资产经营、全生态环境”三大服务体系,让很多企业坚定选择了苏州。江苏普达迪泰科技有限公司即是一个典型例证,落户苏州以来,以每年50%左右的速度成长,公司产品精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与此同时,苏州在激励机制上进一步“放活”,探索施行更加灵活的市场化激励机制,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环境,激励人才心无旁骛做学问、搞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综上所述,苏州市委党校课题组认为,现阶段的人才竞争,已不再是单纯的优惠政策比拼,而是引才理念、引才手段、创新生态等综合竞争。解放思想、精准施策、系统服务,发挥比较优势,让苏州在城市人才竞争中赢得了主动。
(作者:杨征征、朱琳、杨军 单位:中共苏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