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进入倒计时,八语种对照版《冬奥会体育项目名词》近期发布,并面向公众开放冬奥术语平台。今后,无论你是翻译、志愿者、运动员、裁判员、新闻记者还是体育爱好者,都可随时随地在线查阅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7个大项、15个分项全部竞赛项目名词的释义、来源、使用实例等,移动端还支持语音识别、拍照翻译等功能。
那么,这款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多平台、多语种冬奥运动术语在线服务系统,还有哪些独特的功能?又是如何研制的呢?记者就此采访了冬奥术语平台项目首席专家、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刘和平,听她为大家解读冬奥术语背后的故事。
记者:高水平的语言服务是高质量办赛的基础,也是主办国家、主办城市国际形象和国际竞争力的体现。作为“北京冬奥会语言服务行动计划”的重要项目,冬奥项目名词和术语平台如何确保语言服务的精准性和权威性?
答:多语意味着跨语言和跨文化。北京作为双奥城市第一次组织冬奥会,冬奥项目术语是个大问题。2017年,为助力“科技奥运”,《冬奥会体育项目名词》和冬奥术语平台立项。此后的几年间,八个语种译文的统一性、精准性、专业性和权威性是所有参与人员始终关注的焦点。词典编委会和平台专委会由八个语种的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专家及术语和出版领域专家组成,大家一次次对样稿“把脉把关”,从名词的提取、每一个词条的翻译,到围绕“质疑”开展的官网查询、会商会和研讨会等,最终还请懂外语的国际裁判进行终审,保证八个语种的译文质量。
从术语库词条数量上看,英文词条排在第一位(30015),其次是中文(27022),法语作为国际奥委会的官方语言位于第三(19166),这三种语言也是北京冬奥会的主要使用语言。八个语种全部对齐是做不到的。这也是词典只收录了3000余条名词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有差异,即便讲同一语言的不同国家因地域不同语言也存在差异,如美国和加拿大。在每半年一次的专委会上,专家们围绕术语的确定常常争论不休。休会期间,邮件、电话、远程视频会议等成为“家常便饭”。为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专业性,项目组还组织专家到北京冬奥会的三个举办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需求,力求准确描述场馆、场地等与赛事相关的术语名词,如“云顶滑雪公园(Genting Snow Park)”、国家速滑馆“冰丝带(Ice Ribbon)”等。
记者:被评价为“填补了体育术语多语种翻译空白”的冬奥项目名词和术语平台,还有哪些特点和功能?
答:不同语言的使用者可查阅词典,同时通过网站、手机应用、应用程序接口等渠道搜索与冬奥会、冬残奥会相关的各大领域、不同门类的术语表、多语种术语译文、术语解释、常见表达、使用场景、使用案例等,为测试赛和赛会各方提供优质语言服务。
平台为动态更新状态,即根据使用者,特别是专业使用者的反馈,来删除、增加、修正术语库中的词条,根据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不断更新库里内容,为使用者提供不断完善的体育术语库。此外,平台还有两个语言智能支撑系统,一个是“冬奥项目知识图谱网站”,支持各类与冬奥体育和运动员等相关的知识查询;另一个是“面向冬奥会的机器翻译系统”,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冬奥会中英平行语料库,数据覆盖全部冬奥会的中英文网站,语料库包含1800万中文字和1.1亿个英文词,语料经过人工校对,数据质量高,共享百万句对。应该说,“冬奥术语平台”“冬奥项目知识图谱网站”“面向冬奥会的机器翻译系统”不仅在国际多语术语建设领域填补了空白,也将作为语言遗产继续服务于奥运会。
记者:作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多平台、多语种冬奥运动术语在线服务系统,冬奥术语平台在研制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题并积累了哪些经验?
答:项目组根据冬奥组委的意见,首先确定了八个语种。接下来的问题之一是平台的技术开发。“智慧冬奥”意味着项目必须智能化,从框架搭建、功能描述和实现,从网页搜索到手机端查询,从页面动态到不同体育项目图片的动态融合,从拍照翻译到语音识别,从术语平台到与另外两个冬奥支撑项目的耦合,翻译专家、计算机专家和网络工程师不断面对多语言知识管理、冬奥大数据统计分析呈现的挑战,运用最新的多语言术语管理技术、神经机器翻译技术、知识图谱技术满足功能的实现,最终为使用者奉献“友好”的界面和使用体验。
除平台技术开发外,如何组织八个语种的专家建设术语库,这是另一个大问题。项目组成员查阅了包括国际奥组委和近些年举办过冬季奥运会国家的网站,但结果令人失望:从1896年举办奥运会至今,每一届奥运会结束后相关资料都没有得到妥善保存。而且在冬奥会的各种项目名词里,此前只有法语和英语有规范用语,而其他几个语种都没有。因此,我们在项目组内成立了外国专家委员会,邀请一直为国际奥委会工作的体育翻译专家格隆先生担任组长,征求大家对术语库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形成的一致意见:一是由格隆先生负责起草英文和法文术语词条,然后交由其他语种专家翻译,对有异议的词条在专委会上进行讨论确定;二是由北京奥组委和相关体育部门提供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相关材料,项目组从中提取相关术语;三是组织不同语种专家和学生在不同国家的奥运会或体育部门官网上对已完成并仍有异议的词条进行资料查询,经专家讨论确认后收入平台。
通过词典的编纂和平台术语库建设,项目组认为,首先,搭建一流的专业化团队,让专业人员解决专业问题,是项目成果权威性的根本保障。其次,资金到位,让专家充分了解项目内容和要求,包括实地考察访问等是不可忽略的要素。再次,体育强国建设需要语言服务人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除了凝练出学生、中国教师、外国专家、领域专家对术语名词的搜索、选择、确定、审核等内环式项目流程模式外,培养体育领域语言服务人才也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几十名学生先后参与项目,并为专委会提供同声传译服务。目前,北京语言大学已有52名志愿者活跃在冬奥会各个不同岗位上,测试赛和大赛期间将有约260名学生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参与冬奥会语言服务工作。
总而言之,词典和平台呈现的各语种译文均出自奥运语言服务资深专家之手,这不仅保证了词典的质量,也将极大地提升我国体育术语的翻译能力和语言服务能力,将成为本届冬奥会的重要文化遗产及奥林匹克精神传播的重要载体。
(本报记者 柴如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