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27日 星期六

    第十六届夏季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与中外记者交流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王者”

    作者:本报记者 王东 见习记者 李洁 《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27日 04版)

      本报北京11月26日电(记者王东、见习记者李洁)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以“使命在肩 奋斗有我”为主题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第16届夏季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5名代表进行互动交流。

      据中国残联理事、中国残联体育部主任、第16届夏季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秘书长赵素京介绍,在东京残奥会赛场上,中国军团一共获得了96枚金牌、60枚银牌、51枚铜牌,打破了29项世界纪录,这是中国第五次蝉联金牌榜和奖牌榜双榜第一。

      2021年8月25日,中国轮椅击剑队运动员李豪第一次参加残奥会比赛就获得了2020东京残奥会男子佩剑个人A级金牌,成功为中国夺得东京残奥会首金。“坚守梦想、敢于挑战,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心中的王者。”李豪表示,奥运会一直都是自己向往的舞台,这不仅是作为运动员的最高理想,而且是为国争光的世界平台。正如残奥会中国轮椅击剑队主教练庞进所言,当国歌响起,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运动员站在领奖台上,由衷地向祖国汇报着他们的成绩,发自内心地感恩祖国对他们的培养。

      被称为“残奥女飞人”的刘翠青在她的引导员徐冬林的帮助下,在东京残奥会上夺得女子400米T11级与200米T11级金牌。

      作为盲人,往外踏一步都需要克服很大的心理障碍,而刘翠青作为盲人田径运动员要放心地在运动场上飞奔,需要和领跑员之间有着高度的默契。刘翠青介绍,不只在训练中,在生活中徐冬林也非常照顾她,比如上下楼梯、吃饭散步等,“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磨合出来”。“为了当好她的眼睛,我尝试戴着眼罩体验他们的生活,却几乎寸步难行,连喝水这种事情都很难,更别说到田径场上去跑步,根本迈不开步子。”徐冬林说,“后来我意识到,不仅在训练场上,在生活上我也要把她照顾好。所以我每天训练完之后,都会带她去食堂吃饭、走路、散心,为的就是建立默契感。我们一年有300多天的时间都在一起训练,就是为了发现彼此身上微妙的动作变化,进而达成自然同步,形成肌肉记忆和无声的默契,有了这种默契,我们才能在赛场上像大家看到的一样同步。”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筹办和备战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赵素京介绍:“我们在运动员选拔、培养、训练场地的建设和安排,运动员器材装备的配备、科技支撑等方面超常施策、全力保障。目前,运动员们正在北京、河北、黑龙江和内蒙古进行集训,大家纷纷表示,要在自己家门口以最好的状态去争取最好的成绩。”

      身为从夏季残奥会归来的运动员,李豪寄语冬奥健儿和冬残奥健儿:“努力,就会有收获,你们辛勤付出的汗水,一定会得到回报,加油!”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