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
万里挑一。
在我国目前注册的两万三千多家民营医院中,只有一位院长同时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好人”“全国最美志愿者”和“中国优秀医院院长”称号。
他叫刘习明,我国不孕不育领域首批拓荒者,湖南省政协委员,长沙市药学会会长,长沙生殖医学医院、宁儿妇产医院、湘西宁儿妇产医院院长。
2021年11月5日,“德耀中华——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仪式”在京举行。刘习明又被授予第八届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万里挑一,为什么会是他?
呐喊
1959年,刘习明出生在湖南省汉寿县。小时候,他经常听村里老人讲故事,送子观音的形象在幼年的刘习明心中留下了神秘感。
17岁,他光荣入伍。部队培养他当军医,刘习明如饥似渴攻读《药理学》《解剖学》……
从部队转业回来,他分配进了一所公立医院。
一对对夫妇脸带愁容,一窝蜂地涌进泌尿科。进了科室又遮遮掩掩,说不清,道不明。
这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泌尿科科室的场景。让患者说不出口的是不孕不育。
每当看到这些面露尬色的患者,刘习明脑海中总能浮起童年的记忆:邻居家嫁人的姐姐因为生不出孩子,被夫家嫌弃,怕被邻里说闲话,总是三更半夜回娘家。
这样的案例见得多。为治病,听信江湖野仙吃坏身体的;因为生不出孩子,女性被家暴的,家庭分崩离析的……不孕不育问题,最终受伤害的都是女性。
那年代,医院没有不孕不育科,患者更找不到一家治疗不孕不育症的专科医院。不孕不育研究领域几乎是空白。
刘习明不顾周围人的反对,毅然辞去公立医院工作,开始不孕不育的研究。
那时候,无处求医的患者都是跟着民间偏方“跑”。民间偏方是否有理论依据?是否真的有效?世上是否真有“送子观音”?刘习明苦苦寻觅着答案。
四处搜集民间偏方、秘方。拿到方子后,一头扎进中药典籍,寻找方子的合理性。翻烂了《本草纲目》《黄帝内经》等医药典籍,丹参、狗肾、菟丝子、紫河车……刘习明的大脑里装满了各种中药材,从原产地到功能主治,刘习明背得滚瓜烂熟。
拜访全国有名的老中医,寻觅单方验方、反复比对。综合多种配方的药理研究,经过多次筛选、比对,最终,刘习明精挑细选出几味中药材,结合中药“十八反十九畏”原则,开始药材的配备。
中药温和,很难立竿见影。刘习明仔细研判每一个病例,根据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匹配相应的中药类型、服药剂量,从诊断到服药再到疗程结束,刘习明和他的医药团队全程跟踪记录,从患者的年龄、病因、服药剂量、疗效观察,每一项指标都做详细记录,积累了几百份临床病历。
经过几年努力,刘习明和他的团队研制出3种治疗不孕症的中药制剂。这些中药制剂效果显著,很快引来学界的关注。
1991年,我国著名医学家、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吴阶平亲笔致信刘习明,“关于开展不育不孕的研究和治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鼓励他继续做下去。
1995年,刘习明拿出全部积蓄创办了湖南省第一家治疗不孕症的专科医院——长沙生殖医学医院。
2012年,刘习明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生殖生物学泰斗刘以训为医院首席专家。2013年11月开始筹备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2013年12月,长沙生殖医学医院被湖南省卫生厅下文批准正式开始运行试管婴儿技术,成为长沙市属医疗机构中首家正式运行试管婴儿技术的医院。
中医敲门,西医引进,刘习明带着他的医疗团队经过30多年的拓荒、摸索、学习,目前已形成中医中药、康复理疗、西医手术、宫腹腔镜微创手术、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的不孕症治疗体系,自建院以来已为近3万个不孕不育家庭送去拥有孩子的希望。
刘习明的话——
“只要有一颗活精子,就能做爸爸。”这是1995年我们发出的第一声呐喊。第一声呐喊被制作成巨幅广告放在人来人往的长沙火车站火炬下面,当时不被人理解,可我们坚持呐喊。我们明白,孩子对家庭来说是多么重要,孩子对于民族对于国家又是何等重要。研究与治疗不孕不育不是见不得人的事业,而是播种希望、延续人类文明的事业。世界上总有些话是要有人第一个喊出来的。喊出来了,就得去做,再难也得做。
台阶
每天六点十分起床,快速整理内务。被子叠成豆腐块,牙刷牙膏固定摆放……身材瘦高的他总是身披一件袖口磨破了边的深蓝色西装,脚踩一双手工做的老式黑布鞋。一年365天,除去大年初一,364天刘习明都奔走在去医院的路上。
喊口号容易行动难。办一所专治不孕不育的医院不容易,办一所受老百姓欢迎、爱戴的医院更不容易。他总是在琢磨一些有针对性的制度来管理医院。
质控小组监察制。女性在做试管婴儿时,经常出现各种并发症,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有可能造成医疗差错或不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为此,刘习明全程规范医疗行为:从病历的书写、会议会诊记录的书写到技术的管理、人员的配备乃至手术时间都有严格规定。
每周都会派质控小组去查病历,检查是否存在前后书写矛盾,信息错写、漏写情况,甚至年龄书写前后有误都会被扣分。每周一的下午还要开“失败病例研讨会”,回溯病例,找原因,做总结。这个惯例雷打不动。
疑难病例研讨制。2019年,医院来了位北京的患者。该患者卵巢功能衰退,在其他医院做了6次试管婴儿均未成功,来长沙生殖医学医院本想做供卵试管婴儿。
通过对患者之前治疗过程的认真研判,刘习明组织专家会诊,大家分析前几次失败的原因可能是未掌握好用药、取卵的时间……会诊结果:让患者再试一次取卵手术。
经过医生的前期中药调理、调整扳机时间、改变取卵剂量,最终成功让患者怀上了宝宝。刘习明对医院职工说:“这次试管婴儿的成功,并不是说我们医院的技术远超其他医院,而是我们对患者的精诚服务产生了效果,我们要坚持这一点。”
消灭“红包”制。医务人员如遇患者送红包、赠礼品,必须拒绝,实在无法拒收的,要将红包如数交给财务冲抵患者治疗费用,礼品上交院办公室统一处理。拒收患者的红包可获得医院的奖励,刘习明要打造“无红包医院”。
“一对一意见反馈”制。培训每一位医护人员,在患者出院之际要与患者进行一对一意见反馈,他说,他要打造医疗界的“售后服务”。
“年度亲子嘉年华”活动制。让那些不孕不育治疗成功的家庭带着孩子“回娘家”。他说,医患不应该是冲突,而应该是情义。
医药费减免制。刘习明时刻践行“不让患者多花一分冤枉钱”的承诺。严格规范医疗项目收费,“因病制宜”制定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能不住院的尽量不住院;必须住院的也只收必要的住院治疗费,尽量让患者带药回家治疗,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对经检查确诊无法治愈的患者,耐心劝导,不做无谓的治疗。特困患者家庭可以提出减免部分医疗费。建院以来,他为4000多名患者减免治疗费用达1000余万元。
刘习明探索的这些制度对于打造一个受老百姓欢迎的医院很有效果,但他深知,管理的最高境界并非是管人,而是管心,是“以文化人”。
上台阶,靠文化。
从手术室通往行政楼的必经之路上有个石梯,是刘习明亲自设计的。石梯每层台阶高约50厘米。踏上去有登山的感觉,踏下来有向下冲的感觉。石阶中间刻着“不偏不倚,青春向上”8个大字。
他要建一个产学研中心,可是董事会上,很多人都不支持。反对的理由是,一来资金有限,二来产学研中心短时间内无法创收,建设产学研中心“费力不讨好”。刘习明力排众议,卖了房,贷了款,建成了产学研大楼。
湘女文化广场是他的杰作。
湘女有名,但是湘女的内涵是什么呢?刘习明携手国内著名的设计、雕塑、辞赋大师在26亩商住用地上打造出湘女文化广场。
湘女广场位于宁儿妇产医院产学研中心前坪,由湘女——东方女神雕像为主雕,辅之以古今杰出湘女图雕。有上古时期泪成斑竹、跃江而化的湘水女神;有辨识灵药,为百姓医疾的灵秀仙姑;有齐家有道、教子有方的革命母亲葛健豪;有西上天山,屯垦戍边守江山的八千湘女;有军民鱼水情、半条被子赠百姓的女红军……湘女忠贞、坚韧、智慧、勇毅。
刘习明提炼的湘女精神是——拥湖湘文化之底蕴,摄三湘四水之灵气,聚万千巾帼之智慧。
在湘女广场,他还设立岐黄问答、童子采莲、五福童子等多个石雕,意图将绵延千年的湘女文化与传承生命的医院文化融合在一起。
对于游走在医院的医护人员与患者,刘习明像个导游不厌其烦讲解着湘女文化。
刘习明的话——
26年前,个别社会办医院搞厕所医院、电线杆医院(在厕所、电线杆上贴广告),当时有职工问我是否也尝试这个宣传模式,我很生气。医院是实践医学知识的神圣殿堂,这样搞岂不是在侮辱医学。魏则西事件出现后,民营医院经营遭遇“冰期”。我的看法是,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应该拥有相同的价值观,就是救死扶伤,不让老百姓花冤枉钱。要用我们的良好示范消除老百姓对民营医院的偏见。我们医院里有个档案馆,里面存放着1000多封患者自发写来的感谢信、500多面锦旗、100多块牌匾,还有新生儿照片墙。每年年末,我都会带新老职工参观档案馆,讲它们背后的故事。一个医院成功的标志,不是赚多少钱,而是老百姓满不满意,有没有创造社会效益。老百姓喜欢的医院,一定是有人情味的医院、有文化内涵的医院、每个职工都有高境界的医院。
责任
贺志国,株洲市茶陵县枣市镇村民,一位身患尿毒症的年轻人,是刘习明参加湖南省政协“三个一”结对扶贫的帮扶对象。
第一次去贺志国家走访,刘习明到镇子上转了一转。他观察到,枣市镇很少有打印店,若是小贺能开一家打印店,不仅能服务周边百姓,还能赚钱养活自己。
刘习明派车将贺志国接到长沙生殖医学医院,免费提供食宿,为他制定了48天的学习计划,由院办主任丁丽娜当老师,教他系统学习电脑操作及设计技能。同时由医院出资安排他到临近医院做透析。
等贺志国熟练掌握文印技能,刘习明将全套文印设备、耗材送给了贺志国,帮助他在枣市镇开了一家“志国文印社”。如今的文印社年收入达七万多元,有了工作后的贺志国整个精神状态也好了不少。
“真的感谢刘院长,没有他,我至今还是个病重的无业游民。”贺志国说。
1997年12月,刘习明当选为长沙市第八届政协委员,2007年12月,刘习明当选为湖南省第十届政协委员。
刘习明先后提交了80多份提案:《加强有效干预控制我省人口出生缺陷的建议》《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提升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关于促进民营医院健康发展的建议》……
26年来,他在湖南师范大学、吉首大学、南华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设立“刘习明奖学金”;向湖南“一家一”助学就业·同心温暖工程捐款;为汉寿县东岳庙乡、望城区雷锋镇等贫困乡村建桥修路;疫情期间他带领全体医护人员自制口罩、煎煮药汤……捐赠总金额达1850余万元。
刘习明的话——
古人说,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公平公正共享的社会环境需要我们共同去努力、去营造。提交《加强有效干预控制我省人口出生缺陷的建议》的提案,我想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贡献点力量;设立教育基金,我想为贫困孩子争取些受教育机会;为贫困山区建桥修路,我想为乡村振兴争取些发展机会。当医生是为患者看病,当政协委员是为社会尽些责任,为国家分忧。两种身份,有共同的责任。一个人也好,一个医院也好,不只考虑自身需求,自身利益,自身安危,还要考虑他人,考虑大众,才是应有的境界。
(作者:唐湘岳,系光明日报原高级记者、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特聘教授;侯晓慧,系湘潭大学2019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