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向未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于日前揭晓。今年夏天,运动员们在东京奥运会赛场上努力拼搏,明年立春,北京冬奥会开幕,世界将再次被奥运精神所汇聚,“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竞技精神与人文情怀,将展现人类的坚强姿态。
在奥运会的历史上,冬奥会晚于夏季奥运会,在顾拜旦最初恢复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想法中,也并无冬季运动项目的一席之地。由于天然的气候特点,北欧等国的冬季运动比较发达,于1901年举办了北欧运动会,并逐渐形成了传统,影响日益扩大。因此顾拜旦有了举办冬季奥运会的想法,但却遭到了北欧国家的反对,担心一旦举办了冬季奥运会,各国参加北欧运动会的积极性会降低,故此想法暂时搁置。
然而,人们对冬季运动的热情依然高涨,1908年首次将花样滑冰纳入伦敦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除花样滑冰外又增加了冰球的比赛,这两项比赛的观众反而比夏季奥运会项目的观众多出很多人,这一情形重新燃起了顾拜旦推动举办冬季奥运会的想法。
经过顾拜旦的多重努力,国际奥委会终于决定在1924年的夏季奥运会前举办冬季运动项目的比赛,但却没有使用“奥运会”的名称,而是以“第8届奥林匹亚冬季运动周”命名,并在当年举办夏季奥运会的国家法国举办。此次比赛举办得很成功,于是国际奥委会1925年正式认定这次比赛是奥运会的一部分,并后续追认为第一届冬季奥运会,冬奥会从此走上历史舞台,开始了她日益绚烂的发展历程。
国际奥委会最初决定举办冬奥会时,是与夏奥会同年举办,举办周期也为4年,但冬奥会与夏奥会不能在同一个国家举办。由于冬奥会的规模越来越大,国际奥委会和各国奥委会都面临着日益增加的压力,于是国际奥委会决定从1994年开始,冬奥会在夏奥会之后2年举行,即将冬奥会与夏奥会分开。于是,1992年的第16届冬奥会后,1994年即举办了第17届冬奥会,此后遵循奥运会的举办原则每4年举办一次。
从1924年第一届冬奥会举办至今,冬奥会已走过了97年的发展历程。这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并不平坦,经历了战乱与动荡,走过了风雨与坎坷,但尽管如此,毫不影响冬奥会在发展历程中留下的深刻足迹。
冬奥会规模的持续扩大振奋人心。项目设置上,从1924年第1届冬奥会的16个小项,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109个小项,比赛项目有了极大丰富;参赛国家上,从第1届的16个国家到2018年第23届平昌冬奥会的92个国家和地区,数量上显著增加,范围上呈现出从欧美向全球扩展的趋势;参赛人数上,从第1届的258位选手到第23届2922名选手,人数增长了近12倍。与此同时,项目的竞技性、观赏性和商业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在奥运发展史上,夏奥会始终比冬奥会影响更大、关注度更高。但是,在整个奥运发展史上,随着冬奥会的日益成熟,其影响亦日益深远,对奥运会的发展进程和奥运精神的传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奥运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甚至一度面临着危机四伏、濒临绝境的窘况。西班牙人萨马兰奇在国际奥委会主席任上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对于改变奥运会发展的窘况和困境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战争影响、财政危机、政治因素、丑闻迭出等各种因素使得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奥运会危机四起,1980年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后,萨马兰奇开始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一方面肯定商业化对体育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废除了只有业余选手可以参赛的限制。1984年,在南斯拉夫萨拉热窝举办了第14届冬奥会,这是继1980年萨马兰奇接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并开展一系列改革之后举办的第一次奥运会,此次冬奥会是萨马兰奇上任后第一次主持奥运会开幕式。从此,奥运史开启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冬奥会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拓展、与时俱进。1964年,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举办的第9届冬奥会上,在点燃圣火方面有了新的突破,第一次参照夏奥会的做法,回到古代奥运会发源地希腊的奥林匹亚,并以古法引燃圣火。从此以后,每届冬奥会的圣火均在奥林匹亚引燃,以此表示对奥林匹克发源地和奥林匹克精神的尊重。
1994年,在挪威利勒哈默尔举办的第17届冬奥会,面临着冬奥史上纬度最高、气温最低的挑战。尽管如此,主办国不仅顺利举办,还在环保方面有了诸多尝试,对于环保的不懈追求逐渐成为日后每届奥运会的共同努力方向。与此同时,1984年举办国南斯拉夫陷入战争,该届奥运会期间专门举办了特别纪念会,萨马兰奇呼吁世界和平、停止战争、放下武器,祈求战争地区的人们早日脱离苦海,赢得了更多人对战争的关注和对和平的向往。
从1924年第一届冬奥会一路走来,如今的冬奥会不仅在规模上、影响上和内涵上有了令人振奋的变化,更在发展过程中积淀了无限潜力。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人类的共享语言,将在推动跨文化交流、国际协作、世界和平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的冬奥,前景可期!
(作者:丁莉婷,系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