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论坛·温故】
《求是》杂志2021年第6期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文章强调,“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典出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的《离骚》,其大意为只要是我崇尚和追求的真善美,即使为之九死一生也不后悔。屈原,原名芈平,是我国著名爱国诗人、“楚辞”的创立者,著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千古传颂的经典名篇,李白曾给予“屈平辞赋悬日月”的高度评价。作为屈原的代表作之一,《离骚》全诗篇幅宏伟、想象瑰奇、文辞华丽、韵律优美、情感真挚,体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鲁迅盛赞其“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离骚》是屈原结合楚国政治现实和自己不公遭遇而作的政治抒情诗,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还蕴含强大的精神力量,其深厚的家国情怀滋养世代子孙。屈原自幼接受良好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曾任楚国三闾大夫等职,精通治国和外交之策,推崇“美政”,因楚国君王听信谗言而遭排挤,被流放汉北、沅湘流域。尽管时运不济、怀才不遇,屈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始终为理想“上下而求索”。屈原在诗中以“重华之证”“帝阍之拒”“求女之败”为象征,呈现自己坚持不懈追求“美政”理想的艰辛历程和理想破灭的残酷现实。当屈原无法实现理想也无人理解时,曾打算离开楚国远行,但这又与其爱国的初心相矛盾,最后他悲愤交加,“从彭咸之所居”,以投水自尽殉其“美政”理想。
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古代不少仁人志士都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理想和毕生追求,留下许多长传不衰的名言警句。如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激励无数中华儿女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前赴后继、接力奋斗。中国传统文化不仅重视“立大志”,还强调“持志”,即立志后坚定不移。古代士人把“持志”作为讲究气节的原则、为人处世的底线。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认为军队的将领可以更换,但一个人的志向不可改变,丧志则气节不保。为此,许多士人哪怕身处困境,也不肯放弃自己的志向,正所谓“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知识分子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古往今来,历朝历代先进知识分子总能担当道义、述学立论,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汇聚起全社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历程中,广大知识分子爱国奋斗、建功立业,为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以科技工作者为例,钱学森“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黄旭华为祖国“深潜”一辈子,黄大年“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他们的科技之路反复表明,知识分子的使命不仅体现在学术造诣上,更要表现在家国情怀上。只要胸怀大我、奋斗不息,就没有迈不过去的沟坎,没有攀登不上的高峰。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大批优秀科学家淡泊名利、潜心钻研,把强烈的爱国情、报国志融入党和国家的科技事业之中,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重要技术领域从全面落后进入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阶段,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战略高技术领域积极抢占制高点。人才强则国家强,国运兴则人才兴。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正得到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发出“矢志不移自主创新”的新号召。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这不仅需要志向高远,更要意志坚定、愈挫弥坚。“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新时代科技工作者要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朝着“余心之所善”,以“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决心,迎难而上、久久为功,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乘科技之骐骥,驷创新之玉虬,我们必能早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成科技强国。
(作者:陈超凡,系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