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21日 星期日

    雪橇世界杯开赛,“雪游龙”迎来首批观众

    作者:本报记者 王东 黄小异 《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21日 04版)

      【北京冬奥 我们来了】

      11月20日,即将举办北京冬奥会雪车、钢架雪车和雪橇赛事的“雪游龙”终于迎来了首批观众!

      晚7时许,300余位观众来到位于延庆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他们成为下半年“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赛事活动的首批观众,并兴致勃勃地观赏了“相约北京”2021/2022国际雪橇联合会雪橇世界杯(北京延庆站)的正赛。

    “沉浸式”的观赛体验

      本站世界杯赛既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赛前的测试赛,也是本赛季9站世界杯赛事的第一站,同时它还是北京冬奥会的积分赛,选手们在比赛中的表现将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拿到参加冬奥会的入场券。另外,对东道主来说它还有更多的第一次:中国首次举办雪橇世界杯级别赛事;中国选手首次亮相雪橇世界杯正赛;中国电视转播制作团队第一次转播雪橇项目的比赛。

      作为首场带观众测试的“相约北京”系列赛事,为做好测试的疫情防控工作,观众进场需要出示北京健康宝绿码和国务院大数据行程卡的绿码。在完成测温之后,观众通过专门的进场流线步行进入观众观赛区域,观赛区域与场馆工作人员、运动员等其他客户群体空间不接触、流线不交叉,保证区域安全。此外在场馆的检票口、观众看台、取暖区等观众易聚集区域均设置防疫物资摆放台,观众可以随时领取必要的防疫物资。

      “雪游龙”地处山地且为半开放式,具有空间大,流线长,温度低的特点,且观众均在户外观看比赛,这为观众服务工作带来了挑战。为此,本次雪橇世界杯期间,共有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体育学院等6所高校的128名志愿者上岗服务,为运动员、媒体记者、转播商等客户群提供路线指引、防疫提醒、语言翻译、赛道巡查等服务。场馆各处均粘贴了如“请戴好口罩”“观众取暖区”等防疫标识和引导标识,并设置信息亭、取暖区、失物招领处、饮品售卖和特许商品售卖等服务空间,随时为观众提供便利,力求将观赛服务和场馆独特的建筑风格、赛道设计相结合,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观赛体验。

    屡屡突破“第一次”的中国队

      雪车雪橇项目被称为“冰上F1”。雪橇项目比赛,运动员是躺在雪橇上进行滑行,滑行时速可达到130公里/小时以上。

      在19日进行的世界杯资格赛中,范铎耀滑出59秒535的成绩,最终以第17名的排名成为第一个杀入雪橇世界杯正赛的中国雪橇男子运动员。

      据介绍,范铎耀创造中国雪橇运动历史的背后,是一次次艰巨的训练。雪橇比赛的时速极快,运动员除了要克服技术障碍,还要克服莫大的恐惧感。1997年出生的内蒙古运动员范铎耀在2015年由一名越野滑雪运动员转项成为雪橇运动员。

      在六年的雪橇职业生涯中,范铎耀和他的队友们受过大大小小的伤,但这并未使他们退缩,范铎耀表示:“越伤,越练,越自信,越进步。”

      最近两年,中国雪橇队的备战受到疫情的影响,包括无法出国训练及参加国际高水平赛事。不过随着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当时中国雪橇队两位代表性人物范铎耀与居巴依都练出了好成绩,两人你追我赶,多次打破赛道纪录。这种不服输的训练态度,深深激励了当时中国雪橇队的所有人。

      “雪橇世界杯是冬奥会前最后一次实战练兵的宝贵机会,我们重点分析研判了竞赛组织规律,围绕赛道安全、防疫安全、场地安全、转播安全、交通安全等方面,制定21项专项措施,对标冬奥标准进行全领域、全要素、全流程、全方位检验。赛后,我们也将系统梳理本次为期49天的国际测试赛办赛经验,边总结边复盘,为冬奥赛时做好充分准备。”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场馆主任林晋文说。

      (本报记者 王东 黄小异)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