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16日 星期二

    恩情付丹青

    ——我画《锦绣江山》

    作者:廖开明 《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16日 11版)

        锦绣江山(年画) 廖开明/绘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作为党和国家培养成长起来的画家,我要用画作来表达对党的感恩之情。

      去年我就开始酝酿构思。想通过一幅画来展现我党百年历程的丰功伟绩。要从哪里着手呢?我想到了脱贫攻坚。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事迹。

      我想到传统刺绣形成产业后带动一些贫困地区脱贫的案例。这是一种能够彰显民族文化魅力的脱贫方式。

      刺绣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是民间美术活态的文化传统,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姑娘给自己绣嫁妆,女子为情郎绣荷包,母亲给孩子绣虎头鞋帽,那针针线线,都凝聚着对未来幸福的向往、对亲人最美好的祝福。

      在她们的绣品里,毫无矫揉造作和浮华之气。她们把生活里的美概括集中,将丰富浪漫的想象升华为理想之美。这是情与美的融合,是最真挚朴实热烈的心灵表达。

      通过描绘各民族心灵手巧的绣娘,展现绣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缤纷多姿的民族风情。

      于是,年画《锦绣江山》的立意和构图就确立起来了。

      我采用了大众喜闻乐见的年画形式。画各民族绣娘刺绣场景,要有生活依据,不可凭空臆造。我曾为筹建中国民间美术博物馆工作多年,对刺绣有所接触,曾为国家征集收藏了各民族刺绣精品若干。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这两个刺绣产地,我未去过,通过网络了解一些情况,获得些形象资料。其他民族,我原积累不少资料,加上网络补充,使我获得了较充实的素材。

      画面突破具体时空限制,各民族绣娘汇聚在此,在牡丹花丛中支上绣架,拿着绣绷或徒手拿着绣布。前面左边是汉族绣娘,她正扶在绣架上绣《松鹤图》,这是汉族喜爱的题材,松柏、白鹤都是代表长寿之物,既有给老人祝寿之意,更有祝福党的伟业、祖国江山万古长青的寓意。她旁边是蒙古族绣娘,正绣着《草原奔马》,表现牧民欢快幸福的生活。她们身后是苗族绣娘,她端着绣绷在绣《蝴蝶妈妈》。这是苗族神话里的故事,他们把蝴蝶作为图腾崇拜,称蝴蝶妈妈为始祖,供奉她,可保佑村寨安宁,子孙繁衍,五谷丰登。右边也是苗族绣娘,她正绣《龙凤呈祥图》,这是多民族都喜爱的题材,祝福人们吉祥如意,特别是祝福新婚青年夫妇生活幸福美满。她身后是哈尼族绣娘,她绣的是以白鹇鸟、梯田构成的哈尼族图腾,象征民族兴旺吉祥。她旁边是哈萨克族绣娘,她向人们展示的精美绣片是《放牧图》,美丽的牧场是人们的幸福家园。画面正中央是各族绣娘精心合作的大幅绣品。是为庆祝党百年华诞,向党献礼报捷的精美绣品。中上方是一轮光芒四射的红太阳,里面绣有金色党徽,象征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下面是向阳盛开的葵花,象征人民心向党。葵花里是“老乡都小康”五个醒目大字,这是农民朴实真切的语言,回应着“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殷殷关切,也表现出脱贫后的农民对党感恩报喜的深情。下面中间是大红双喜字,两旁是人民的语言,“永远跟党走,永葆江山美”。这与本画题目《锦绣江山》相呼应,表达出了亿万人民拥护热爱党的心声。大绣品由左边维吾尔族姑娘、右边藏族姑娘抬举着,她们身边簇拥着朝鲜族、彝族、壮族、傣族、瑶族、黎族姑娘。她们亲密无间,表现出祖国大家庭民族和睦团结。蓝色晴空中白鸽飞舞,充满阳光的锦绣江山生机盎然。

      为增强生活气息,不仅画出了各民族绣娘在牡丹花丛中专心刺绣的样子,还有她们制作的各种文创绣制品。最前面彩丝线桌前悬有三件吉祥刺绣挂件,后面展台上摆放有民族绣花服饰、维吾尔族绣花帽、绣布老虎玩具、绣有和平白鸽的挎包,绣有熊猫的团扇、绣花鞋垫、绣花沙发靠垫。这些绣品都是各乡镇刺绣产业的产品,不仅满足着人民生活实用需求,还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搭建起共同富裕的平台,有效地推动了乡村振兴。

      刺绣入画,刺绣很美,绣娘们穿戴服饰很美,她们的人也美,真是“美美与共”。我多用饱和色,整个画面色彩明亮鲜艳。画面中央各族绣娘合绣的大绣品,成为画中画。欣赏这幅画,从整体到局部,很多细节都可品读。为增强画的装饰性,画的四边我特意用了中国传统图案回纹装饰。回纹在民间有富贵不断、连绵不绝、吉利永长的寓意。

      这幅年画是我扎根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吸收借鉴外国优秀文化精华创作而成,表达了一个文艺工作者对党的无限热爱之情。

      (作者:廖开明,系民间文艺学者、画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