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11日 星期四

    远离呼吸道中的“捣蛋鬼”

    儿童呼吸道感染可精准化防治

    作者:本报记者 詹媛 《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11日 08版)

      本报讯(记者詹媛)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的背景下,大众对于呼吸道感染的关注度空前提高。记者日前从由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主办的中国长城儿科呼吸论坛上了解到,整体来看,尽管儿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占比少,但是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都有发生感染的情况。

      同时,儿童群体呼吸道感染多发,发热、咳嗽为常见症状,在临床上,识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其他病原体感染面临比较大的挑战。但随着呼吸道病原多重核酸检测的使用,已可区分临床常见的10余种呼吸道病毒和非典型病原体,这意味着儿童呼吸道感染防治进入精准化时代。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申昆玲教授介绍:“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威胁儿童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肺炎是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而病毒和非典型病原体是儿童患肺炎的主要原因,占比高达80%,与成人明显不同。病毒及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相似,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困惑。”据介绍,呼吸道病原多重核酸检测可针对临床常见的10余种呼吸道病毒和非典型病原体开展检测,不仅能够明确病原学诊断,识别传染病,做到精准有效防护和治疗,还可以减少抗菌药物滥用。

      据了解,呼吸道病原多重核酸检测涵盖呼吸道常见病原,包括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博卡病毒、偏肺病毒、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等,其临床应用实现呼吸道感染精准诊断,进而针对性治疗。从而精准防治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

      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教授王天有表示:“不同的病原体的传播能力、临床表现、治疗方式、预后均有不同,仅仅凭借临床表现判断自行服药,容易造成病情延误。因此,提高儿童呼吸道感染的规范治疗,加强公众对病原体区别和应对方式的科普极为迫切。”

      为了精准规范保护儿童远离呼吸道中的“捣蛋鬼”,更多举措也在同步进行。据了解,由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牵头,开展了包括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撰写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及其他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诊治专家共识及指南11部。近期还推出了《儿童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专家共识》《儿童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20问》等。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编撰,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儿童呼吸道病原体科普绘本《揭秘呼吸道中的“捣蛋鬼”》也正式发布。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一科主任徐保平表示,希望能让家长和孩子在轻松的阅读中了解更多、更权威的医学知识,缓解焦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