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中心拍摄制作的大型生态理念阐释人文纪录片《山水人和》前不久在北京卫视等多个平台同步推出。该片呈现了北京的绿色发展,展现了“两山理论”在密云的生动实践,用鲜活的人物故事配合高屋建瓴的专家解读,展示了大国的生态智慧。
《山水人和》每集长30分钟,从前期策划到顺利开播,栏目组见证了密云的四时胜景与密云人多年来的奋斗征途。该片主线明晰,重点突出,镜头画面感强,节奏适当,可视化程度高。作为一部纪实类人文纪录片,《山水人和》记录的过程也是运用影像语言进行叙事展示的过程。精妙的镜头组接和波澜壮阔的情绪表达都让密云水库的维护、绿化和水土保持更真实,让密云人的奋斗和奉献精神更立体、更可亲。全片采用4K高清镜头记录了绿水青山和多达727种野生动物的身影,更有水库生态补水、今年第一场大暴雨时吞吐与蓄水量破纪录等三大高光时刻。此外,《山水人和》在介绍人文地理背景时,还全方位融合了地图、动画等多种呈现形式,以及水下、无人机、延时、VR全景等多种拍摄形式,观赏性和实用性兼具。
《山水人和》采用三集递进式讲述了密云水库的发展历程、保障密云生态循环的种种尝试,以及密云人在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生态产业上的创新努力。叙事主线鲜明,围绕保水、守山、富民三大主题,贯穿多个叙事主体,生动丰富且真实可信。其中每一个人物的故事情节都具有典型性和可延展性,想象空间丰富,承载的事件价值可塑性强,在人物和故事的选材方面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首先,采访对象的多元造就了《山水人和》的亲切视角和丰富观点。在与人类休戚相关的生态纪实影像中,人的认知、态度和情感必不可少。如在第一集《水》中,出镜人物从基层保水员、清漂工作人员、水库建设者到高校专家,不同身份和角色代表了不同的声音,参与主体越多元,越能说明水库建设工作的不易。《山水人和》对这些与水库密切相关人物形象的精准捕捉,全面呈现了密云水库作为首都水源基地的重要性。
此外,形象的精准塑造和树立也是该纪录片能讲好中国故事的一大原因。将故事个体化,或者讲述具有鲜明人物画像的故事是最快速、最简单传递信息的方式。也就是说,形象的树立和塑造是有效传播的内在之意。这种形象不是简单的外表穿戴,而是巧妙利用身份、关系、家庭结构等细节,向大众投射尽可能肉身化的、可共情的形象。无论是在《山水人和》中从小在水库边长大的保水员张明如,还是靠打鱼为生的王金龙,都是有血有肉、具体可感的人物。也正是他们,构成了推动密云水库良性发展的坚实力量。通过对这些普通劳动者们的挖掘与突显,表达了纪录片主创人员对他们付出与奉献的真挚敬意与礼赞,同时成就了该片的可信度和亲民性,从而使其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中国自信与中国力量。
《山水人和》里还讲述了密云区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移民的故事。密云人为守护北京的生命之水抛家舍业,彰显了无私的奉献精神。多年后,他们的付出收获了可喜的回报。生态农业、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没有影响密云的生态环境,还让密云百姓过上了富足的生活。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培育、特色民宿的落地也让密云充满生机,探索出了一条“以优质生态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的致富之路。治土先治水,治水先治山,治山治水先靠人,同时也服务于人。因此,人在自然改造方面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在回馈自然,也在造福人类。除了上述微观的细节剖析,纪录片的创作者们选择在多个重要节点推出,无疑蕴含着更为深远的价值观照。
《山水人和》所展示的密云样例不仅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密钥,还印证了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既不冲突又能相互促进的内在逻辑。而这背后,凝聚着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无论是历史的牺牲,当下的付出,还是未来的努力,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永远是办大事、办成事的制胜法宝。只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切实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求,才能真正做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山水人和,锦绣中华。
(作者:王长潇,系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