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纷呈的演出,激起一浪浪掌声,一阵阵喝彩,响彻长安大戏院。曲终人不散,一束束鲜花献给舞台,京剧美妙之音始终萦绕在剧场,环绕在观众心头。这是前不久北京京剧院举办“纪念京剧大师马连良先生诞辰120周年”和“纪念著名京剧艺术家张学津先生诞辰80周年”系列演出时的一幅幅现场写真。北京京剧院以“纪马”为契机,会聚马派第三代和第四代优秀传人轮番上演马派经典剧目,展示京剧之美,重在以美动人、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效果格外好。很多刚接触京剧不久的青年观众看戏后按捺不住激动,连连直呼“京剧太美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国粹京剧是最好的载体之一。京剧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文脉,浓缩在一方舞台上,化作以歌舞演故事,其本身就是不朽的文化创举、宝贵的文化精髓;并以鲜明的艺术特色、独特的艺术创造,演绎历史文化传奇,诠释思想道德伦理,传承古典神韵风采,成为接续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之后,中华文化源流最为璀璨的篇章之一。京剧的唱念做打之中,手眼身法步之间,处处无不蕴含着美、表达着美、刻画着美,给观众感官上带来美的享受,情感上带来美的共鸣,心灵上带来美的涤荡。
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重要回信中,强调坚持守正创新。“正”字五笔,恰可以概括我们今天要遵循、传承、弘扬京剧的五个维度——“根、脉、事、形、命”。
“根”是指京剧对价值观的表达。价值观的最高境界是国家观,家国情怀是京剧永恒的主题。今年北京京剧院举办纪念“马派”系列演出大获成功,原因之一就在于传承经典。而这些经典剧目、经典人物,如《赵氏孤儿》中程婴的忧国舍子,《十老安刘》中蒯彻的匡汉舌辩,《春秋笔》中张恩的舍身赴死,《四进士》中宋士杰的傲骨斗贪,《画龙点睛》中李世民的求贤若渴、马周的直言讽谏,无不带有深切的家国情怀,深深感染着观众。
“脉”是指京剧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最高等级的艺术审美的观念、特点、规律,是京剧对美的延绵继续,和对美的不断追求、不断探索、不断创造。京剧流派众多,风格迥异,但所有流派都具有一个相同的共性,那就是对美的正确理解和准确表达。所有京剧流派的创始人,无不做到了这些,因之才能够开宗立派。
所谓正确理解,就是演员对“事”即京剧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正确分析、理解;所谓准确表达,就是演员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对“形”即京剧艺术美的特点、美的规律的遵循、体现,如果还能继续做到升华、创造,形成新的特点、风格,那就可以称之为一代宗师巨匠了。演员艺术造诣的高低,就是基于对“事”的正确理解和对“形”的准确表达的前提下,对美的把握以及对美的创造的水平能力。
通俗地说,京剧观众看戏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过瘾”。而所谓“过瘾”,实质就是观众对演员表演(如唱腔、念白、身段、舞蹈、武打等)中所体现的美、创造的美的强烈需求。观众评价演员演得好与不好,其实就是对美的理解、美的表达的高下之判。其中,既有演员自身表演水平的因素,也有观众自身认识水平的原因。高水平的演员自然可以去引导观众,而高水平的观众甚至可以去启发演员。作为高明的演员,自己心中一定要植根美、明白美,才能在台上阐释美、表达美。
京剧薪火相传、生命不息的重要原因,就是演员、观众始终在寻美。在演员、观众这种寻美的交互关系下,形成了京剧强大的生命力,也造成京剧除承载着“教化人生”使命外,还具备美育功能。
“五四”时期,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曾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著名观点。而蔡元培时期的北大开展美育的标志,就是聘请戏曲理论家、诗词曲作家吴梅先生到北京大学讲授昆曲。
其实,不仅在近代,美育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有“六艺”之说,其中之一就是“乐”。孔子指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并且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乐”与“艺”,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今天的美育。早在孔子时期,已把“乐”“艺”提升到与“道德”“诗礼”相同的地位,强调美育对于人格培养的重要作用。
书文戏理,京剧擅长于以情感人,以戏化人。其美育教化感化功能,蕴含于居庙堂之高,输达于处江湖之远,以活化的传统形式发扬深厚内涵,涵养中国精神,滋润现代人生。
京剧是唯美的艺术,这个“唯”是唯一的“唯”,京剧舞台之上只有美的形象表达。这是京剧成为“国粹”并传承至今的关键所在,如果京剧失去了美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美的核心是传播引导正确的价值观。京剧是用歌舞演故事,讲的每一个故事都是要说明一个问题,就是说明怎么做人、怎样做事。道理很简单,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只要你授予他人以美,他人一定会乐于接受。京剧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破译了传播的最高境界:观众明明已经认同演员情绪了、已经在跟着剧情发展走了,却还以为自己在选择方向。京剧就有这样的迷人魅力。因为京剧是用艺术的表达方式、用美的传播形式,去打动人心,浸润心田。以美润心,何人不乐于接受?京剧演员的使命与教师一样,都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京剧演员则是在用艺术形式、用传递美的方式向观众表达政治意志、思想道德观念,于润物细无声中,让观众自觉地认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京剧长期所积累的“高台教化”经验,也为我们在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供了宝贵财富。
弘扬京剧,绝不仅仅是让“京剧姓京”、保护好京剧这个文化瑰宝,更要守护好、发挥好京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用京剧之美浸润大众心田,让越来越多的心灵随美起舞,在京剧用歌舞演故事的美轮美奂演绎中,建设文化强国的文化自信油然而生。
(作者:刘侗,系北京京剧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