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04日 星期四

    建设韧性城市 让美好家园更安宁

    作者:冯丹娃 陈玉珍 《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04日 12版)

      面对自然灾害,城市何以有效防范,并在灾后迅速复原?多主体协同共治、强化韧性城市建设已成学界共识。

    增强城市韧性:从单主体走向多主体

      作为能够抵御外部灾害冲击的新型城市系统,韧性城市与传统城市存在巨大差异。韧性城市建设任务繁重、系统化程度高,仅靠政府这一主体,很难有效利用社会资源,造成应急处置时效低、灾后重建难度大。因此,建设韧性城市应从政府单主体负责转变为多主体合作,协同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及广大市民参与,形成高效协作的系统,以实现资源配置最优状态,最大限度降低自然灾害威胁。

      多主体参与可以有效降低城市面临的风险隐患。

      多主体参与,有利于加强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增强人民安全意识,促进全民抗灾格局形成。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预测难度大,多主体协同应对可拓宽预警信息传递渠道、提升信息传递速度,确保预警信息及时传递到个人手中,有效降低风险隐患。

      多主体参与,可以有效动员社会资源。在其他国家的一些灾害应对中,虽然政府采取了合理措施,但由于未能与志愿组织高效协作,救援人员无法及时到位,受灾民众连续多日没有得到食物和饮用水。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国动员并运用了全体人民的力量:党和政府全局调控,居民小区严格监管,商场、休闲娱乐场所、饭店暂停营业,企业实施线上办公,志愿者积极协助社区防疫……对比可见,仅靠政府的单一中心救援模式缺乏灵活性、广泛性,应高效利用全社会资源,动员多主体共同救灾。

      多主体参与,可以快速做出应急处置。多主体构建的防御系统各司其职,能针对灾害迅速反映,第一时间采取紧急措施,降低危害程度。例如,突发极端灾害会使城市瞬间陷入瘫痪,出现恐慌情绪。此时,只有政府及时科学部署,社区工作者有效安抚民众,志愿者有序参与救援,多主体从不同层面快速反应,才能将事件影响降至最低。

      多主体参与,可以增强灾后重建力量。面对灾后重建,一些国家的政府向受灾严重地区发放贷款,加重了受灾群众的债务负担和心理负担。我国则在发挥财政部门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应用了社会募集、企业自有和自筹资金、对口支援、银行贷款、创新融资、城乡居民自筹资金等多种办法,灾后重建速度快,居民满意度高。

    多主体协同,意识与行动双提升是关键

      树立全民安全发展意识。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共同挑战,许多灾害与本地区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条件密切相关。例如,板块边缘地带容易发生地震,我国台风多发区主要集中在浙江以南沿海,森林火灾多发区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政府、社区、企业和志愿者组织应建立电子联动系统,借助各类媒介强化全民防灾意识,普及应急自救知识。各级政府要引导民众熟悉本地区的自然灾害发生情况,使居民防灾救灾减灾意识持续强化,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定期开展防灾减灾实战演练,向居民普及常见安全隐患、自救互救等应急知识,有效防范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构建完善的灾害防范体系。建立完善的灾害防范体系,明确落实每一主体的具体分工,以确保面对突发事件能够按部就班、合理应对。有效动员全社会资源,主动为市民提供参与志愿服务的渠道,发展民间志愿者团队,储备应急救援队伍,整合爱心企业资源,确保突发自然灾害时拥有充足的救援力量和资金支持。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政府、企业、专家、民众之间应充分沟通,增强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前瞻性、预见性。灾害防范体系应做到横向联系,确保政府能够直接调动各个组织,及时高效地完善灾害防范体系。例如,洪涝灾害严重地区应侧重优化排水系统,及时制定应对城市内涝的预案;地震严重地区则应注重当地房屋结构设计,做好以防震避震为重要考虑的城市整体建筑规划。

      打造多主体应急管理系统。应急管理是一个全方位监测过程,从应急准备、事件监测、应急处理到应急恢复,应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有效降低突发事件的影响。目前我国应急管理系统各个部门之间仍缺乏协调,多主体高效协同参与的程度不足,政府电子政务系统在协调不同部门中的应有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应切实建立社会应急联动系统,完备应急联动系统库,明确各系统库的人员组成,详细规定其应急范围和应急事项,综合利用各种应急服务资源。同时,应以技术平台为支撑,建立应急管理系统,以确保遇到突发事件时各部门第一时间知晓,合理分配应急救援工作任务,为公共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高度重视灾后社会支持系统建设。突发灾害会给人们带来物质、身体、心理上的全方位影响。与此相应,灾后援助要注重推进社会支持系统的全要素建设。一方面,要为受灾民众提供充分的直接物质援助,根据受灾严重程度进行相应帮扶与补贴,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一方面,政府要组织相关力量、志愿团队等及时进行灾后重建工作,帮助受灾地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同时,受灾民众的心理创伤最容易被忽视,政府、专业力量、社会组织、志愿团队等应提供有效、长效的心理援助,建设素质过硬的心理健康救助队伍,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网络,为民众提供情感支持,帮助其消除灾难性恐慌心理,尽快摆脱困境,重新充满信心地投入到生活工作当中。

      (作者:冯丹娃,系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哈尔滨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陈玉珍,系哈尔滨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