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说】
我从2011年起在成都国际铁路港工作,主要负责中欧班列运输货物的海关监管。如今,我参与验放的中欧班列超过8000列,见证了中欧班列从只有1条“点对点”铁路、全年开行31列,发展到连接境外66个城市和境内20个城市的历程,也见证了在西部大开发中,成都积极建设西部国际门户枢纽的历程。
2013年,成都首列中欧班列驶出成都国际铁路港,从此这支“钢铁驼队”迅速壮大。如今,我们每周监管的班列已相当于2013年全年的开行量。
这些年,中欧班列不仅班次多了,运载的货物也在“提档升级”。最初主要是服装、小家电等,现在已有十几个大类上万个品种,其中包含不少高新技术产品,货主企业也从200多家增加到超过1万家。
我的故乡在四川西昌,那里所处的攀西地区是重要的早春蔬菜生产基地。过去,由于物流原因,当地的优质农产品运不出去、闯不出市场。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青白江海关和当地政府、企业、班列公司共同商定物流方案,解决了恒温恒湿集装箱运输、申报、监管等问题,抓住俄罗斯市场的蔬菜供应窗口期,实现了攀西蔬菜通过中欧班列出口。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国际海运和空运受到很大影响,不少外贸企业将目光投向了中欧班列。我们组建了党员突击队,吃住都在单位,全天候保障班列开行。经过多方努力,成都中欧班列在疫情期间保持常态化开行,各项指标逆势增长,有力支持了企业复工复产和产业链供应链畅通。2021年,我们青白江海关党总支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这是对我们过往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今后的鞭策和激励。
作为中欧班列的护航人,我和同事们认真执行每一票查验任务,确保符合海关监管要求,还要不断思考如何提升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支持中欧班列跑出“加速度”、扩大“朋友圈”。守好国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将永远是我工作的初心和使命。
(本报记者周洪双、通讯员曹宇阳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