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04日 星期四

    宁波农指员:

    帮到点上 扶到心里

    作者:本报记者 曾毅 本报通讯员 干杉杉 《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04日 04版)

      “村里还有什么需求,就跟新一任的农指员说。”见到阔别已久的村支书,浙江省宁波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的竺石磊拉着他的手仔细嘱托。这是10月的最后一个星期,竺石磊和四名同事相约来到余姚市棠溪村,因为他们有过一个共同的身份——农村工作指导员。

      从全域到精准,从“输血”到“造血”,从单一到组团,17年来,宁波市持续落实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转变帮扶方式、丰富帮扶载体,让党员干部走进田间地头,带领乡亲们奋斗致富。目前宁波已派出39321名农村工作指导员,其中市级选派1548名。

    巧劲拨千斤,精准帮扶解决农村发展瓶颈

      “进村只有一条道,村里生产的花木、毛竹运不出去。遇到冬天下大雪,人们被困在山里,只能吃腌肉、咸菜熬日子。”棠溪村党支部书记唐建新说,修大路是村子几代人的梦想。

      2008年,宁波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和棠溪村结为帮扶共建单位。首任农指员进村,头件事就是修路。2011年5月,一条打通经济动脉的棠溪公路建成通车。

      “帮到点上,才能扶到心里。”2015年,竺石磊作为第六任农指员到任。毕业于同济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的他,开始重点谋划棠溪村的内部道路。修建停车场、设置农村公路标志牌、给老车站路面铺设沥青……当他“交棒”时,村子不仅完善了公路大循环,还完成了村路小循环。

      有路,村就“活”了。唐建新用翻天覆地来形容棠溪村的变化:“以前,村民没有地方赚钱;现在,花木经济成为主要收入来源。村子这些年从负债到创收,村民收入增加了10倍左右,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精准帮扶,不只是棠溪村。自2004年起,一任接一任的农村工作指导员带着使命,扛着责任,像蒲公英种子一样飞赴宁波的山海,克服新环境新角色带来的新困难、新问题,沉到广阔农村的新舞台上各显身手。

      2013年开始,针对推进相对欠发达区域跨越式发展的政策要求,宁波对经济薄弱村实行重点精准派驻,将农指员个人特长与派驻村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及时对派驻村进行适当调整优化,提升派驻针对性和帮扶匹配度,做到精准选派。

    倔劲不畏难,产业帮扶为乡村引“活水”

      湖水清澈、花木飘香,新铺设的健康步道将充满活力的乡建景观与宁静的自然风光无缝连接。象山县泗洲头镇东联村里,一个动静结合的生态角呼之欲出。今年12月,这里将迎来第一批疗休养的顾客。

      “房屋没样子,经济没花头,就连石子路都乌突突的,看着很落后。”2015年,驻村农指员、宁波城投公司的郭华庭进村溜达了一圈,看着一裤腿的泥和灰,他的心凉了半截。

      从哪里突破?他将目光投向产业项目:“输血不如造血,只有产业兴旺,村民收入才能稳步增长。”

      中草药基地?土壤不适合,可能会影响生态;烧烤营地?季节性太强,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郭华庭花了数月细细筛选,一个康养旅居项目进入他的视线。“能整体提升环境,又能盘活闲置农房,更能发展康养产业带动经济,靠谱儿!”2018年,该项目动工,每年可为村民、村集体带来稳定的额外收入,村里还可以收取环境配套设施费、卫生费、资源费等,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今年,宁波在选派新一批农村工作指导员时,同步遴选了100名符合条件的中共党员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更大力度做好驻村帮扶工作。“村村都有农村工作指导员,乡乡都有驻村第一书记已成为宁波市农村工作的一大特色。”宁波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郑敏强说。

    协作蓄合力,组团式帮扶坚定共同富裕步伐

      收到隔壁村农指员的求助短信时,高塘岛龙珠村农指员汪财生正在田间给农民讲课。短信说,一位瓜果种植大户遇到了麻烦,急需检测土壤成分。讲课结束后汪财生便带上工具,前往隔壁村取样本。

      “技术服务是流动的,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去哪里。”汪财生是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实验中心主任,这些年,他的足迹几乎踏遍高塘岛上每一寸土地,从龙珠村起步的红心火龙果种植技术也跟着他成为高塘岛的明星产品。

      从单一式帮扶到组团式帮扶,汪财生的感受尤为深刻:“以前各管各的,现在都抱团,共享服务、平台、资源,实现了跨区域协作。我们这一片的农指员,连下乡都约着一起!”

      农指员还组建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文化宣传等多个专业服务团队。余姚市组织有专业技能的农指员进村入户,结合村户具体情况制定出具体可操作的组团帮扶措施;奉化区农指员则组建电商平台服务团队,协调联系电商企业,集中开展农产品网上销售服务……

      今年,宁波的组团式帮扶又有了新变化。第十三批农指员中,有四分之一来自国企、高校和金融机构,队伍里新增了一大批懂现代农业、乡村旅游、文化创意、建设规划的农指员。

      “推动更多资源要素流向农村。”郑敏强表示,政府部门、社会资本、公益组织等主体共同参与,有助于进一步构建开放式、多层次、广覆盖的新型帮扶体系,为宁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贡献更大力量。

      (本报记者 曾毅 本报通讯员 干杉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