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03日 星期三

    走好“内外兼美”乡村振兴路

    作者:蒲实 《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03日 07版)

        扫码看视频“在打古小镇,看‘绿’满人间”

      【专家点评】

      建设美丽中国,重点任务之一是建设美丽乡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领,融入乡村振兴全过程。近些年,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发展、多点开花的新格局,取得了农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乡村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增强、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的喜人成绩。

      对于乡村而言,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其发展、振兴提供了珍贵资源与丰沛动能。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尊重、顺应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推行绿色发展模式、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统筹社会、经济、文化及环境等多方要素协调发展,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建设既有青山绿水又有乡愁记忆的农村生态环境,走出一条“内外兼美”、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进入新发展阶段,乡村经济发展由过去主要依靠劳动输出、资源变现、土地供给的粗放型阶段向文化赋能、生态增值、产业融合升级的精细化阶段转型。此时,要深入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优势真正转化为发展动力,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四川打古镇退耕还林之后集中发展竹产业,殷玉珍带领乡亲植树治沙等案例,都是在生态好转之后因地制宜、转型发展的典型经验。所以,要统筹推进乡村产业生态化和乡村生态产业化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以下关键点需要注意。

      强化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是重点。要实现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必须加强对农村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强化农田生态保护和治理修复功能;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引导、培育科学合理的化肥农药施用方式。

      培育农村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是关键。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是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推动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污染控制、废弃物循环、产品优质、生态协调的一系列产业技术体系,稳步提升农业生产绿色化水平,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还需倡导并树立健康生活、低碳生活理念,加强对乡村操办红白喜事的规范引导,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提升农村资源利用效率。

      健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配套制度是保障。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依法严惩破坏农村生态环境和滥用农村生态资源的违法行为;健全农村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执行最严格的水资源、耕地资源保护管理制度;健全农村生态治理评价制度,充分发挥大数据平台和智能平台在生态环境监管方面的支撑作用,为打造美丽乡村、优化生态系统提供助力。

      (作者:蒲实,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副总编辑、研究员)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李晓、高平、万玛加、王建宏、李晓东、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高源、梅桂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