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31日 星期日

    变弱势为优势 化难点为亮点

    奋力写好党管人才的青海篇章

    作者:林元苍 《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31日 07版)

      【新起点·新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这是对我国人才事业发展规律性认识的深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着力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人才工作优势,扎实开辟艰苦边远地区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新路径。

      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青海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地位,深入推进“昆仑英才”行动计划,为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新青海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发展特色产业凝聚人才

      绿水青山是青海的生态优势,清洁能源是青海的发展骄傲。作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青海“最大价值”“最大责任”“最大潜力”在生态,实现三者有机统一,是人才工作的机遇、责任和使命。

      着力打造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盐湖化工、先进制造业、特色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开展“百项创新攻坚”。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水光互补并网电站,填补了国际大规模水光互补关键技术空白。建成全国唯一一个以生态畜牧业发展为主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农业科技园产值从150.6亿元增加到248.4亿元。以这些项目平台为阵地,成功为青海培养、集聚大批高端人才。

      积极发展绿色优势产业。围绕牦牛、青稞、藏羊、油菜、冷水鱼、枸杞等产业,在全省培育40家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各类新型经营主体475个。支持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舰组建西部地区首座马铃薯品种资源(试管)基因库,将其培育的“青薯9号”在14个省区推广种植,帮助种植户增加收益38.9亿元,走出一条科技兴农、人才致富之路。支持土生土长的牧区人才宋仁德留学攻读博士学位,成长为牦牛养殖领域的世界级权威专家,带领团队创建10个高原牦牛高效配套养殖技术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万余户牧民脱贫致富。

      集智开展科技攻关。组建青海省青藏科考服务和成果转化中心,创建青藏科考大数据中心,为全国100多批次1500余名科考队员提供服务保障,省内29家科研单位、278名科研人员参与第二次青藏科考十大任务29个专题,在互学互鉴中形成一支积累深厚、学科综合、老中青结合的科研人才队伍,助力三江源地区冰川、生物等综合科学考察获得重大进展。

      面向未来,青海将着眼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新高地,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实施生态文明和“四地”建设人才引领行动计划,实行“领军人才+创新团队”一事一议支持模式,在推动青海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努力打赢“人才翻身仗”。

    引燃本土人才内生动力

      青海地处高原,自然环境严酷、工作条件艰苦,大批直接引进、长期留住外来人才现实难度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激发本土人才的内生动力方是治本之策。

      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整合优化提升职业教育资源,开展“订单、定制、定向”人才培养,打通“两后生”和大学毕业生走向成才、成长、成功的就业“直通车”。相比“十二五”末,高职院校在校生增长54.4%,中职学校在校生增长12.5%,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近15万人,84%的毕业生留在青海工作。

      拓展基层人才成长空间。组建全省专家人才联合会,邀请老一辈专家言传身教、提携后学,为青年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铺路搭桥。省级人才项目评选开设基层专项,建立优秀青年人才举荐制度。实行“三区三州”“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职称评聘管理制度,畅通基层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渠道。

      松绑放权激励人才。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精简1/4的科研项目管理程序,下放400多项科研项目管理权限,修订33个职称系列评价标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益比例提高到70%以上,“十三五”以来年均专利申请量增长30%。

      厚植人才家国情怀。着力培育、打造奋斗者的精神高地,用精神凝聚、引领一批又一批青年才俊扎根高原,在青海大地筑起不朽丰碑。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高原医学事业的“拓荒者”吴天一,带领团队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高原医学专业研究机构,创造了青藏铁路建设14万筑路大军急性高山病零死亡纪录。

      面向未来,青海将坚持把本土人才作为青海发展最重要、最基本、最持久的依靠力量,持续提升重大人才工程对本土人才的支持比重,实施中青年人才梯次培养计划、传帮带计划,加强思想引领、事业激励、精神滋养,用心用情打造一支能扎根、甘奉献、善创新的高素质本土人才队伍。

    聚四方英才而用之

      青海深居内陆,不改革、不开放、不创新就难有出路。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从帮扶到自强的转变,必须实行主动融入、主动开放的人才发展战略。

      倡导开放包容的理念。积极倡导“登高望远、自信开放、团结奉献、不懈奋斗”的新青海精神,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打造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将军“开路”精神、牧民省长尕布龙“赤子”精神、玉树抗震救灾“奋斗”精神、可可西里保护区巡山队员“坚守”精神等精品党课,走进国家有关部委、央企及援青六省市开展宣讲,吸引更多了解青海、理解青海的人才投身青海建设。

      深化交流交往的机制。大力实施人才回流工程,发布《致青海籍学子的一封信》,出台校园引才办法,鼓励大学生、退伍军人、在外务工经商等本土人才返乡创新创业,2020年返乡回流青海籍高校毕业生比上年增长66%。建立智力援青与东西部协作机制,分别与14个省市达成平台、项目、园区等各类合作50余项。推动“中欧科研快车”首次驶入青藏高原,促进青海与欧盟各国科技人才合作交流。

      拓宽引才用才的通道。采取“人才+项目”“人才+产业”“人才+课题”支持服务办法,连续举办“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柔性引进13名院士、2125名专家,合作753个项目,邀请2200多名专业人才“候鸟式”来青工作,帮助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2万人次。为国际著名肝胆外科和肝脏移植专家董家鸿院士打造“专家服务基地”“人才小高地”,支持团队深入农牧区实施“包虫病清零”救助活动,把先进技术和理念“无延时”下沉到基层。

      面向未来,青海将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构建“科技在内、人才可以在外”“技术研发在东部、转移转化在青海”的引才用才新机制,将合作范围向沿海发达省市延伸,向有文化、历史关联的省区市扩展,不断扩大青海的人才“朋友圈”,不断提升青海的人才“软实力”,奋力谱写党管人才的青海新篇章。

      (作者:林元苍,系青海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青海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