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29日 星期五

    兴于诗 游于艺

    ——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的美育践行路径

    作者:秦华 《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29日 16版)

      “兴于诗”“游于艺”,《论语》中的这两句关于文艺的话很重要。“兴”与“游”,揭示出古代传统文艺教学中启发、浸润、涵泳之重要功用,对今天我们进行学校美育无疑具有启迪意义。

      中国传统的艺术教育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文人士大夫的博雅教育,一种是艺匠的实用教育。博雅教育主要通过“琴、棋、书、画”等艺术形式提升人的综合素养与艺术品位,其教育组织形式主要是师徒式或类学校式(如汉代的洪都门学、北宋的画院等)的专门培养;艺匠实用教育主要是培养实用性的艺术人才,教学组织形式有作坊、教坊、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等。

      相对于今天的学校教育而言,这两种教育形式呈现出一些共性特征:师承关系相对固定,教学周期长,注重长期教学的结果,学习者在广泛的观察、感受、体验的基础上逐步进入专业化学习。总体来说,中国传统艺术教育在传习过程中,呈现出长期浸润式学习的特点,教学方法自由、注重个性化教育。

      当代学校的美育,班级化教学组织与管理方式决定了教师倾向于按照统一的课程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传授知识技能,但这并不利于将美育内容转化成学生长时期、延续性的内在浸润体验。因此,在课程系统设计中,可以借鉴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习的特点,依据学段特点构建长期美育养成教育的进阶秩序。

      当代社会,线下的艺术传播与交流主要通过美术馆、博物馆、剧场等公共空间展示与表演实现。这种展演方式,更多地体现为对象化的鉴赏,即观众并不参与艺术表现。

      回到传统艺术的语境,艺术和观众并不严格区分,在艺术活动中,参与人既是观众也是艺术创作者。在当下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掘、利用这些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创设当代美育课堂的教学情境。例如,传统文人很多艺术活动以私人化的雅集方式开展,雅集不再是单一品类的艺术交流,而是以某一种艺术形式为主体,同时兼容多种艺术形式的交游活动。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还原艺术体验情境,恢复传统艺术的场域和活动方式,并有效整合不同艺术门类,就更有助于学生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的感知与理解。

      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中的工具器物,本身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与智慧的凝结。例如,在中国书画教学中,教师通常会用一些现代工具代替传统的笔、墨、纸、砚等书案用品。但是,这些传统材料不仅对书画创作有重要影响,而且本身即具丰厚的艺术属性,学生在接触这些艺术用具器物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切身的感受与体悟。再如折扇,它有工艺之美、善德之喻,还可以承载书画,体现赏玩者的品格。在戏曲表演中,折扇也是表现角色个性与情感的重要道具,可以说,以折扇为代表的艺术“器物”,已经超越实用,成为物化的艺术符号。在传统艺术活动中,一器一物,都属于活动的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器物”的鉴赏与应用,激活其中蕴含的审美与生活趣味,再结合艺术环境营造、活动情境创设,共同完成中华传统艺术教育场域的建构,帮助学生建立与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的情感联结。

      艺术的发生、发展有其特定的环境,与生活融合度高的艺术形式,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掘中华传统艺术与当今生活的融通方式,能够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接受并弘扬传统艺术。例如,近年来,昆曲能在诸多传统剧种中脱颖而出,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昆曲传播者充分发挥了昆曲中内容典雅、形式唯美、传播形式多元的特点,打造了“厅堂版”“园林实景版”等演出样式,让传统艺术表现空间与当代生活空间有效地融合,很好地吸引年轻人体验、参与。再如,在中国书画教学中,师生往往只关注作品内容,而忽略了书画与生活联结的桥梁——装裱。书画装裱的演变,体现了艺术作品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的过程。在当代生活场域中,书画装裱的形式、材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装裱方式的改变是传统书画融入当代生活的具体方式,也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因此,书画装裱应成为学生在生活应用中传承与创新书画艺术不可或缺的学习内容。在传统民间艺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特定中华传统时节风俗等内容组织教学,在活动中唤醒传统民俗中的文化记忆,帮助学生沟通传统与当代生活的讯息。

      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的美育实践路径具有明确的价值观与秩序性。《论语》中提出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体现了中华传统美育从“兴”的感知、规范的建立到美育养成的过程,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观点则包含了涵泳浸润的路径与目标的统一。因此,探究传统文艺的养成、传播、交流方式及其活动环境是对课程资源的发掘与建设,可以有效改进学校美育的实践路径。在教学方式上,需要形成从感知体验到理解认同的教学进阶;在情境营造上,应建设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的交流情境,在这个情境中,尤其要关注器物文化的价值,体现物质与精神的共鸣;在教学内容上,要深入了解传统文艺与生活的关系,并发掘其在今天社会环境中的传承及创新方式,从而形成系统完整的美育课程资源与实践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艺来源于传统生活,承载文化精神与记忆,塑造我们的民族精神与品质,它不仅仅是外化的美育手段,更指向内在的心灵浸润。

      (作者:秦华,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副院长,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美术课资源建设与开发研究》阶段性成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