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26日 星期二

    安徽财经大学:扎实推进“新经管” 着力念好三字“金”

    作者: 《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26日 10版)

      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新技术浪潮奔涌而至,学科交叉、文理融合日益成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2018年,安徽财经大学在全国率先提出“新经管”发展战略,大胆谋篇、超前布局,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打造“金专”“金课”“金师”为抓手,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几年来,“安财新经管”发展战略成果丰硕,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优化布局 提升内涵 打造“金专”

      学校坚持以“新经管”发展战略为引领,建立专业结构优化动态调整机制,主动适应新时代大数据需求,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科技创新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重点建设学科、主干学科、支撑学科的不同发展定位,明晰现有专业的功能定位,着力建设发展交叉学科专业。制定《本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明确专业申报、停招、撤销等相关规定,要求按照“工+文”“理+文”“文+文”发展新兴专业、交叉专业的思路,对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及时调整,推动就业、招生与人才培养有效联动。学校制定《“一流专业”建设方案》和《“一流”专业建设标准》,坚持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着力在专业改革创新、师资队伍、教学资源、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对重点专业进行扶持,将学校优势特色专业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一流专业,充分发挥一流专业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并要求现有的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特色(品牌)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等专业2/3进入省级一万个专业建设项目,其中1/3进入全国一万个专业建设项目或取得三级专业认证。

      “十三五”期间,学校增设“互联网金融”“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数字经济”等6个体现学校优势与特色、满足地方及行业战略新兴产业的交叉复合专业,停招国际政治等14个专业,大力促进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提升专业内涵发展能力。学校获批省级示范基层教学组织、教学示范课、“双基”建设示范高校,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获批安徽省高峰建设学科,20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一流本科专业数占本科专业总数的55.36%。

    统筹谋划 协同推进 打造“金课”

      学校牢固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创新,持续优化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重点建设优势特色课程,着力从师资队伍、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教学实践、教学水平及效果、课程特色等方面强化一流课程建设。课程教学方面,学校在低年级基础公共课程模块中增设计算机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基础课程,在高年级专业课程中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调整互联网金融、智能会计、大数据税务管理、智慧外贸等课程教学内容,增设创新创业等课程,大力发展网络课程平台,充分利用名校名师优质课程资源,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学校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大讨论和教学设计活动,推出一批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专业课程,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遴选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着力探索构建以思政理论课为内核、通识教育课程为支撑、专业教育课程为辐射、实践课程为协同的立体圈层课程体系,构建各类课程同向同行、互为补充的课程育人体系,从而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同频共振。

      2020年,学校《证券投资学》《统计学》《管理学》等5门课程分别入选首批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实现了国家级课程零的突破,入选数量居全国高校并列第189位,居省属高校第5位。2021年,《证券投资学》入选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截至目前,学校拥有国家级、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2门,省级课程思政建设示范中心1个,省级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3个。

    多维评价 师德为先 打造“金师”

      学校持续优化教师评价体系,明确教师评价导向,凸显人才培养是根本任务、教书育人是教师第一使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核心要求的主旨。学校始终将思想引领和师德师风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引导广大教师争做教书育人“奠基石”,努力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学校制定《教学成果认定及奖励办法》,将教育教学成果分A、B、C三类,每类6-7项,按类分项给予奖励,鼓励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把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德智体美劳等各种活动纳入教学工作量,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教师对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构建教学激励措施和教师荣誉制度,突出教学业绩导向,激发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热情,引导教师以教育教学研究促进能力提升;树立一批师德高尚、乐于教学、精心育人的优秀教师典型,在已有“我最喜爱的老师”“教学名师”等奖励办法的基础上,制定《“教学终身成就奖”“教学卓越贡献奖”“教学杰出青年奖”评选及奖励办法》,进一步增强全体教师从事教书育人“奠基石”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3年来,学校新增国家“万人计划”2人、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全国优秀教师”1名;荣获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金奖2项,第五届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1项;新增“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名、安徽省“十大法治人物”1名、“全省优秀教师”1名、省级高水平教学团队15个、省级名师工作室3个、省高校“卓越教学名师”2名、省高校“卓越教学新秀”2名、省级教学名师17名、省级教坛新秀15名、安徽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1名、安徽省高校优秀辅导员4名、安徽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师德先进个人”3名,各类教学竞赛获奖245人次。

      学校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以本为本”,扎实推进“安财新经管”发展战略,准确把握“走出去、建平台、上水平”发展思路,持续打造“金专”“金课”“金师”建设工程,抢抓新机遇、融入新格局,不断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广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