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26日 星期二

    绿色长江生机勃勃

    作者:本报记者 张国圣 张勇 吕慎 李晓东 周洪双 夏静 龙军 禹爱华 胡晓军 马荣瑞 常河 苏雁 陆健 曾毅 颜维琦 曹继军 本报见习记者 陈冠合 本报通讯员 薛斌 向磊 《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26日 05版)

        重庆万州景色迷人。冉孟军摄/光明图片

        三峡移民纪念馆。包红明摄/光明图片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时代答卷】 

      “便将万管玲珑笔,难写瞿塘两岸山。”10月的长江,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国庆期间,江西南昌赣江扬子洲段数十只江豚吸引无数游客,这是江豚群时隔40余年再次现身扬子洲水域。随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十年禁渔”全面实施,一幅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的画卷在长江流域徐徐展开。

      覆盖沿江11省市、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的长江经济带,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5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长江上中下游主持召开三次座谈会,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把脉定向。沿江省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推进生态环境整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1.把修复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让中华民族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今年5月,四川甘孜州水利局水政监察支队对一家在长江上游支流非法采砂的采砂场处以没收非法所得6900元和60万元罚款。这是甘孜州依据3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查办的水事第一案,进一步激发了社会各界对保护长江的关注。

      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建设核心区。四省市强化“上游意识”,勇担“上游责任”,建立健全省际跨区域联合执法合作机制,共同实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四清四无”专项行动,全力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重庆市在全国率先落实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双总河长”制,今年以来各级河长巡河53万余次,处置解决问题1.3万余个。重庆还与四川、贵州签订河长制联防联控协议,组建全国首个跨省市的川渝河长制联合推进办公室,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水生态共建水环境共保。

      过去,贵州境内的乌江因为总磷污染严重,被当地群众称“污江”。如今,通过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贵州建成了库容1300万立方米的环保渣场和每小时处理能力超过1.2万立方米的污水设施。贵州磷化工企业在2020年“以渣定产”实现产消平衡,乌江受检段面的水质优良率达98.2%。

      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的赤水河流经云南、贵州和四川三省。为破解“分河而治”的流域管理难题,云贵川三省在长江流域率先建立跨省生态补偿机制。今年5月,三省人大常委会分别审议通过加强赤水河流域共同保护的决定,开启了共同立法保护赤水河流域的新局面。

      治理污染不讲条件,严控空间不让分毫,修复生态不打折扣,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是长江经济带沿江省市的共同目标。湖南省以“一湖四水”为主战场,2017年将破坏洞庭湖区生态的8万多亩欧美黑杨全部清理,2018年将124万余亩被围圈的湖面“还湖于湖”,2019年造纸产能从湖区全部退出。浙江和安徽携手构建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新安江模式”,开展水质联合监测,加大污染联防联治力度,两省还谋划共建“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示范区”,进一步完善和推广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

    2.破除旧动能 培育新动能

      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既要有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破除旧动能的决心和毅力,更要有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思路和举措。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

      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云南省积极探索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十三五”期间,全省减少煤炭消耗7000万吨,绿色电力装机占比达85%,绿色发电量占比超过92%,清洁电力“西电东送”累计超1万亿千瓦时,绿色农产品出口连续多年稳居西部省区第一。

      地处三峡库区腹心的重庆市万州区,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淡水资源储备库。万州区以提升全域水质为中心,大力发展智能循环型工业、山地高效型农业、集散融合型文旅产业、绿色智慧型物流业、休闲养生型康养业、功能共享型金融业。截至9月底,六大主导产业增幅都接近或超过两位数,绿色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初现雏形。

      五年来,江苏省级财政共投入1300多亿元用于长江生态修复和污染治理。全省共退出钢铁产能1931万吨、水泥产能1155万吨,压减化工企业超过一半,有效破解了“重化围江”的问题。江阴市将城区沿江沿河生产型岸线全部转为生态型岸线,建成了“八公里沿江、十公里运河”的“生态T台”。南通关停并转200多家“散乱污”企业,实现了沿江地区从工业“锈带”到生态“秀带”的蝶变。

    3.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生态环境好不好,要看鸟儿喜欢往哪里飞,鱼儿喜欢往哪里游,人们喜欢往哪里去。

      黄浦江是长江汇入东海前的最后一条支流。上海市宝山区充分挖掘长江和黄浦江滨江岸线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在两江交汇处一片废弃的钢渣上建起了上海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这里是眺望长江的最佳观景处之一,也是宝山一张新的“绿色名片”。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

      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促进了沿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江苏泰兴经济开发区,一处占地80亩的湿地鸢尾摇曳,白鹭低飞,风景如画,这是泰兴为一座污水处理厂配套的生态安全缓冲区。2019年3月,江苏省与生态环境部签署《部省共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试点省合作框架协议》,成为全国唯一的试点省份,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省级环境监察专员制度,率先完成了生态环境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上海启动全球生态保护、湿地修复领域投入最大的崇明岛东滩生态修复项目,营造具有栖息地效应的生境岛屿56个,修复营造河漫滩优质生境45万平方米。

      持续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为沿江省市积累了优质的生态环境资源。这些优质的生态环境资源,又转化为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9月26日在湖北恩施举办的第六届世界硒都(恩施)硒产品博览会,吸引国内外500多家硒企业、2000多个硒产品参展,向国内外展示了绿色崛起的前景和潜力。浙江安吉去年4月发布“两山银行”试点实施方案,探索推进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产品、“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规范化路径。浙江还发布了全国首部省级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标准,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提供标准化支撑。

      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了长江上中下游的协同联动,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进一步畅通了国内大循环,加快了长江流域高水平对外开放高地的建设。

      去年12月23日,第四届长江经济带科技资源共享论坛在杭州召开,来自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代表探讨了科技资源高水平共享协同和开放的机制。今年3月25日,浙江宁波和湖南长沙、江西南昌等9个长江经济带城市,签署了7省9市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协议。这是目前为止“跨省通办”最大规模的交流合作,也是充分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长江经济带城市政务服务一体化的探索。2020年9月获批的湖南自贸试验区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试验田”和“新地标”。今年上半年,湖南进出口总值比上年同期增长28%,落户湖南的世界500强企业达179家。

      大江奔流,不舍昼夜。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长江经济带,正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本报记者张国圣、张勇、吕慎、李晓东、周洪双、夏静、龙军、禹爱华、胡晓军、马荣瑞、常河、苏雁、陆健、曾毅、颜维琦、曹继军 本报见习记者陈冠合 本报通讯员薛斌、向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