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13日 星期三

    登场了!洛阳:一场穿越时光的文化告白

    作者: 《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13日 12版)

    蟹毕罗和天花毕罗

    神都夜宴舞伎跳唐代乐舞

    绿松石龙形器

    牡丹燕菜

        近日,文化综艺《登场了!洛阳》正在热播。节目将镜头瞄准了十三朝古都——洛阳,通过对洛阳历史、文化、风俗等众多领域的深入解析,带领着观众从遗址到都城,从美食风情到墓葬文化,以点多面广,包罗万象的姿态,年轻化的呈现方式,让更多人领略洛阳的文化魅力。

        随着节目的播出,这档将传统与创新完美糅合,既注重经典性、权威性,也强调传播性、多元性的文化综艺,连连收获好评——洛阳文化的名片,正在通过全新的表达方式传播开来。

    考古百年 致敬传承

        历史圈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中国的历史,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洛阳。

        洛阳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绘就了光辉灿烂的文明画卷。这里是东亚历史上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的起源地,这里隐藏着三千多年前华夏民族一段辉煌的历史,这里有数千年华夏史前文化积淀下产生的“最早的中国”。

        而这段历史在被后人“遗忘”了三千多年后,终于在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下重见天日。从1959年夏,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率队在豫西进行夏墟调查时,发现了二里头遗址至此已有六十余年,而今年,恰好也是中国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

        在这个颇有纪念意义的时间里,《登场了!洛阳》首期节目的主题设定为“最早的中国”。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观众跟随着探索团成员的脚步,从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到遗址考古现场,与千年前的故事相遇。

        从体现着二里头先民审美风格的乳钉纹铜爵,到寄托着父母拳拳爱意的微雕骨猴;从为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找到最直接正统的根源的绿松石龙形器,到彰显着王权象征的中国第一组井字形大道……在戏谑地称自己为“做不动产的考古学家”的许宏兴趣勃勃地讲述时,观众仿佛可以透过那一件件瑰宝,穿越千年时光,与二里头先民对话,与神秘的都邑相逢。

        这也恰恰是考古的魅力所在。二里头遗址不仅是一处遗址,还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是绵延千年历经磨难都没有被破坏的文化堡垒。而跟随着探索团脚步一同展开的,不仅是关于文化的探索,还有更重要的是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与精神。

        在如今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人能在仿佛凝固的时间里,一生忠一事。探索团成员在二里头第四任考古队队长赵海涛的带领下,顶着炎炎烈日,在半天的时间里用洛阳铲体验探土,在田野间学习耙土、铲土、刮面,便深深体会到考古之艰。但在洛阳,在二里头遗址,这样的人,绵延至今已至第四代。

        二里头四代考古队长赵芝荃、许宏、郑光、赵海涛以及一代又一代的考古人,代代传承,陆续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坚定不移地走下去。遗址守护者郭振亚,作为土生土长的二里头人,他见证了二里头考古队的变迁,记录了考古人对考古事业的热爱和坚守。

        在浩瀚的历史面前,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在对历史的探索面前,人的存在则更加渺小。二里头遗址考古已经六十余年,三代考古队长在这里用生命接力,但要搞清楚一座历史中的城市,一辈子都不够。

        然而,当镜头前的许宏先生说起往年发现中国第一条井字大道时,我们仍可以在他闪闪发光的眼神中和豪爽的笑声里,感受到前辈学者对历史的敬畏,对肩上责任的坚持和对内心理想的执着。

        一如著名考古学家董宁宁所说,“考古人真正的浪漫是行走在大地上,掩埋在黄土下”。《登场了!洛阳》让观众深刻理解了这种浪漫——文明流淌在民族的血脉里,从没有被断流。短暂的时间穿透悠久的历史,渺小的人类与浩瀚的历史相遇,考古或许依然“曲高”,却不再“和寡”。在一代代人的义无反顾面前,历史褪去迷雾,让生命的脉络愈发清晰。

    一城千貌 一鱼多吃

        一砖一瓦皆历史,一草一木皆风华。洛阳除了是国人熟悉的十三朝古都,它也代表着丰富的国学风致图景。

        从一日三餐到婚丧嫁娶,这是不论时代如何兴衰起落,家庭富裕与否,中国人都不会改变的日常习俗。《登场了!洛阳》第二期节目就以《神都食珍录》为主题,以盛唐夜宴为切口,带领观众感受千年之前的餐食文化。第三、四期节目,则对准墓葬文化,以打开千年古墓为主题,洞察古代人的生活方式。

        唐朝,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方面均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但往往首先唤醒观众对唐文化认知的“符号”,是味觉。中国人讲究“民以食为天”。杜甫在《丽人行》里写: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在惟妙惟肖的描摹中,唐食之味入木三分。

        第二期节目中,探索团齐聚神都书院迎来洛阳三大名片之一洛阳水席,品尝牡丹燕菜、米酒人参果、驼蹄汤、神都肉片等惊艳菜肴。其实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逐渐被遗忘的原因更多是因为其实用性渐渐被剥离,那些田间地头、灶前桌后的故事、记忆、习俗和传统,更是容易消逝且被人遗忘。但《登场了!洛阳》真正让传统文化“学以致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当探索团成员用着并不熟练的手法展现着唐朝美食技艺,尝试做二十四节气馄饨时,千年前浓厚的烟火气息,似乎就借着这份舌尖上的享受,穿越时空而来。文化的传承在食物里,生活的原味也留存在了唇齿间。

        第三、四期节目,探索团又将与向来神秘且习俗丰富的墓葬文化亲密接触。俗话说,婚丧嫁娶,人生四大事。墓葬文化,代表着中国人对故乡的执念。其中又蕴含着怎样的古人智慧?令人期待。

        从个体到整体,从美食到礼仪,从做菜到做人,在充满趣味的学习过程中,《登场了!洛阳》用大众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洛阳宴席和墓葬背后的文化故事,带领着观众看到一城千貌。用这些与人类有着天然联系,同时折射出变迁着的生活史的烟火故事,让传统文化更贴近现代生活。

        与此同时,《登场了!洛阳》也进一步丰富了“洛阳IP”。近两年来,国风浪潮席卷而来,河南优秀传统文化逐渐“破圈”,观众愈发期待在宏观叙事之下,可以看到细分主题、灵动细节和动人故事。以洛阳为切口,进行包括影视剧、舞台剧、纪录片、动漫等多个产业领域的开发拓展,不断挖掘洛阳的现代属性和价值,无疑是呈现河南文化的重要途径。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已有漫画《风起洛阳之腐草为莹》,剧集《风起洛阳》等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当中,不日即可和观众见面。它们有盛唐时的探险与奇遇,也有清新潮流的动漫类型。这一套更符合当下时代审美的文化体系,最大限度地将属于这座城市的传统文化记录、传承、创新。如今,《登场了!洛阳》作为IP衍生的重要一环,再一次从新的角度回应了当下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迫切需求,一如爱奇艺高级副总裁陈伟在《登场了!洛阳》发布会现场对于节目初衷的诠释:“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尊重河南洛阳,通过探索、复原秀的方式展示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及洛阳当地传统文化精粹。”

        这种新颖而务实的风格,进一步助推“洛阳IP”释放价值,也为IP衍生探索了更丰富的落地模式。

    古今对话 复原辉煌

        很多人会担心,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传播的创新之间怎样找到最佳平衡?《登场了!洛阳》的答案是:并非泛娱乐化地消解文化,而是选择尊重传统,运用现代技术,以打破单一舞台视角的复原大秀,再现震撼人心的时代之美。

        《最早的“中国”》中,探索团分别化身二里头遗址考古队的三代队长,完整展示他们在考古生涯中的华彩片段:1991年,三代队长许宏拿蒲扇、坐稻田,知识讲座对着普通的农民百姓讲;1981年,二代队长郑光嘴里念叨的是“我们考古,不是要让自己说话,是要让发掘出来的宝贝说话”;1959年,一代队长赵芝荃拿着意外收获的青铜器爱不释手。

        《神都食珍录》中,时光一跃千年,千年前的“画卷”在观众面前缓缓展开:太阳的余晖消散,最后一丝光亮隐入天堑,一场盛唐夜宴就此展开。大唐公主漫步走来,陶俑化身舞伎献上一曲唐代乐舞,西域王子则以胡腾舞展尽草原气魄。大家品水席,赏舞姿,梦回大唐,亦真亦幻,斑斓若梦。

        《登场了!洛阳》不再是照本宣科地输出传统文化,而是让观众能够深入其中,与历史元素亲身互动,真正感受一场穿越古今的沉浸式之旅。

        同时,在这短短十分钟的复原秀中,其所浓缩的传统文化也是呈倍数递增的。以《神都夜宴》大秀为例。这里有千姿百态、雄浑大气的唐朝服饰,有或清丽悠扬的,或慷慨凌厉的摇曳舞姿,也有象征着大唐“万国来朝”的仪式感与煌煌排场的宫廷御宴。它们汇聚在一起,重新勾勒出千年之前盛唐夜宴的繁华与荣光。

        准备这样一场充满着电影质感的神都夜宴,需要厨师百余人共同为宴席做菜,装束复原小组将唐朝流行的服饰发型熟记于心,也需要探索团成员们在体验学习的感受中出发,从传统中找到灵感和答案,将古人之姿以今人的面貌重新演绎。

        仿若时光再现的复原大秀,让《登场了!洛阳》突破了时间的界限,诠释出底蕴深厚与标新立异两种和而不同的审美态度。正如洛阳市领导在《登场了!洛阳》发布会现场,与大家分享节目背后的寓意时所说:“一个饱含历史的城市和一个会讲故事的平台,年轻与多元的表达方式,与厚重丰富的洛阳文化无疑是一次奇妙的碰撞和美丽的相遇。”

        而以立足当下来回望过去,同时也是用古代的视角打量今朝。在一定程度上,历史是一面镜子,它记录的是迷茫者千百年来汇总至今的答案,观众得以在这之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勇气,汲取面对未知和不确定的力量和启发。在二里头遗址和考古学家的相处中,我们看到了坚持与决心;在神都书院学习洛阳水宴时,我们感受到文化与生活。

        这种解读历史的新鲜视角,成为整档节目的亮点所在,也构成了其最为珍贵的意义。当传统文化以综艺节目的形式面向观众的那一刻起,我们需要立得住的文化自信,听得到的历史回响,看得见的力量启发。而恰好,这一切,《登场了!洛阳》都有。

        (广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