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时代值得深刻记录,辉煌篇章需要畅意书写。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如实记录这一伟大时代所取得的光辉成就,对于凝聚奋斗共识、激发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幸福新时代》(以下简称《幸福》)一书立足人民的切身感受,将新时代的伟大成就融贯在中国人民更有自豪感、尊严感、获得感、幸福感等八个方面,全方位勾勒出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崭新画卷,用生动的笔触记录着时代进步的脉搏,用鲜活的文字为人民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美好记忆。
伟大时代的开创离不开科学思想的指引。新时代,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时代。《幸福》一书全面、完整、准确地贯彻了这一科学指导思想,但这种贯彻并非单纯地说教或者学理分析,而是以一种平实鲜活的文风对身处新时代人民的切身感受娓娓道来,行文既有规范严整的“规定动作”,又有文采斐然的“自由发挥”,从而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与新时代经济、政治、法治、科技等各方面的成就有机结合起来,融原理与事实、认识与实践于一体,使读者能够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伟大成就的取得来之不易,体悟到这一科学指导思想的时代伟力,从而更加自觉地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更加自觉地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概言之,该书提供了一个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传播新时代中国声音、展示新时代中国面貌的良好范例。
伟大时代的开创更离不开英雄人民的共同奋斗。该书紧扣“幸福”这一主题,彰显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展现了中国人民胸怀梦想、团结向上,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攻坚克难、苦干实干,务实奋进、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谱写了一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恢宏史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更是时代的体验者。正如作者所言,一个时代的发展进步,人民有着最深的感受。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坚定如磐,矢志不渝,不断为人民的美好生活而奋斗。该书用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新时代中国人民更有自豪感、尊严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舒适感、踏实感、精气神,这正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不懈奋斗而成就辉煌的最好注脚。
《幸福》一书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与思想深度,同时史料翔实,事实清楚,数据充分,论证有力,融政治性与思想性、通俗性与可读性于一体,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多”:
一是金句多。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重要论述为总结新时代中国成就提供了权威的定性与解释,是我们理解当代中国发展的重要遵循。该书多处引用这些重要论述,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使内容更具权威性,也使读者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抓住关键要点,厘清发展脉络。并且,该书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引用并非简单地堆砌,而是将其有机融入具体内容中,使论述与具体叙述融会贯通,史论结合,夹叙夹议,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二是数据多。通读该书的一个最直观的感觉就是数据支撑十分充分。全书每一节都有大量数据支撑,几乎做到了事事评价有依据,事事成就有数据。这一串串数字就像一个个音符,交相辉映间合奏出一曲曲美妙的时代强音。每一数字记录的都是令世人瞩目的骄人成绩,催人奋进;而每一数字的背后也都凝结着无数人为之付出的心血与努力,给人以温度,给人以力量。
三是案例多。除了重要论述与数据支撑,该书还提供了很多经典案例,例如超级计算机、“中国天眼”、嫦娥四号探测器、张富清老英雄等,使读者不仅能够对事物发展的整体脉络与宏观面貌有清晰的了解,还能够通过具体案例深刻体会新时代幸福的含义。
认识和把握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必须树立正确的党史观与国史观。《幸福》一书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准确把握新时代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充盈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通观该书,回望新时代、歌唱新时代的真情实感在作者的笔尖流露无遗,展望新时代、奋进新时代的昂扬风貌在作者的激扬文字中挥洒得淋漓尽致。无论是章节结构的设计,还是具体行文的组织,都能看得出作者倾注的大量心血。热情的讴歌源自真正的热爱,而这热爱正是来自对新时代发展成就的高度认可。对于新时代创造的伟大成就,人民内心有着最深切的感受;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真情关爱和持久温度,人民有着最真切的体验。总之,人民,也只有人民最有发言权。
过去的成就来之不易,未来的发展更需努力。置身于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洪流之中,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也必将会为之继续奋斗,不断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彩华章。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人对于所处的时代都有自身的独到理解,而《幸福》一书则给予读者另一种可能。一方面,该书为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当下提供了丰富的“质料”,书中大量翔实的数据与详细的案例极大拓宽了我们的认知视野;另一方面,该书也为我们认识新时代提供了一种新的框架与视角,使我们能够坚定人民立场,深刻认识新时代发展的主题主线与主流本质。
(作者:王怀乐,系当代中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