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06日 星期三

    “有牛哥”杨正熙:

    寻一粒谷种,守一方乡愁

    作者:王小梅 陈芳芸 彭春菊 《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06日 08版)

        比有牛哥还高的老稻种——白荣禾 图片由作者提供

        丰收的喜悦挂在侗家姑娘的脸上 图片由作者提供

        【守望者】

        “有牛哥”,大名杨正熙,是贵州省黎平县尚重镇洋洞苗岭侗寨土生土长的侗族人。“有牛哥”是村民们对他的昵称。

        村庄的一把火把房子烧没了,“我看着那些大房子哗哗哗地倒下来”,这是有牛哥六岁前的记忆。从此他就开始住牛棚。

        上中学的时候,赶上农忙,有牛哥放假时也要参加种田,要学着插秧、打谷子,“跟着牛屁股还是很累的”。那时候的他,连砍柴、捆草都不会,杨老爸说:“你看你这个样子去干活,怎么能得饭吃?那就好好读书吧。”在老爸这种特别的激励方式敦促下,他一直读到了贵州农学院,成了洋洞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大学毕业后,有牛哥回乡工作,先后任过县林业局副局长、乡镇镇长、镇委书记。

        读书助他增长知识,基层工作为他积累经验。曾经不善农事的他,没想到自己后来竟一直与农业、与“谷种”打交道。

    叹消失怀乡愁——初心

        侗族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贵州地区农业传统保存最好的民族之一。洋洞村海拔400~1200米,相差800米,不同海拔种不同稻谷,稻谷品种多元。侗族人对老稻种有一种特殊的依恋,一种就是几十年的并不罕见。“比如我妈妈,现在都还喜欢吃一种叫‘白荣禾’的稻米,所以直到现在每年都还在种。”有牛哥说。

        在人与稻米的深厚感情下,2011年发生的一件事给了有牛哥一个警醒。当时还是黎平县岩洞镇镇长的有牛哥在村里走访时,在村民家里喝到了一种酒,口感极佳,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第二年他又到村里,想商量开发那种酒,结果被告知那种酒已经酿不出来了。原来,那种酒是一种高秆小麻红米酿制的,这是一种特别的水稻品种,产量不高,但是酿酒比其他的米都好喝。原本只是那户村民家的老人在种,随着老人离世,村里就没有人愿意种了。“当时心里特别后悔,要是去年就做这个的话就能够留住它了。”时隔多年,有牛哥说起来仍是慨然长叹。

        从村庄回来后,想到以前他们村的自留种子不止100种,包括各种农作物,可现在越来越少了,有牛哥很心痛。回想自己十多年的农业工作经历,眼见着乡村中很多优秀的物种逐年消失,他决定做点什么。

        经过慎重考虑,有牛哥辞去岩洞镇党委书记一职,调到一个科技部门去做科技特派员,从事传统谷种的收集和保育工作。每每到村里听到老人家说“很多品种都是没有在种了”,他就后悔没早几年来做这些事情。

    苦收集救谷种——实践

        从2012年开始,有牛哥一听到谁说哪里有稻种,他就即刻赶往哪里。“我去调研都是跑村庄。”有牛哥到村寨里去找老干部、找对老稻种比较了解的老人,询问哪家还有这些老种子、老稻种。渐渐地,他熟悉了各个村庄,村庄也熟悉了他。

        说到收集老谷种,有牛哥提得最多的是“高秆芒粳”。这种米承载了他儿时的一段记忆:“我小的时候是吃米团长大的,妈妈每天捏一个米团给我”。全靠这个米,让他活了下来。因此,当听说孟彦芒岭有人家做的米饭可能是这种米的时候,他便匆忙前往。到那儿一问,那家人刚好留有这种米的谷种,把他激动坏了,如获至宝。

        有牛哥还讲了一个关于“胭脂紫米”的故事。2014年清明节的前一天,当地村民杨秀川挑着最后一担紫米稻谷下山,准备全部打成米,来年不再种了——这就意味着又一个谷种要彻底消失了。有牛哥闻讯匆匆赶去,把剩下的稻谷全部买下来,一共不到70斤。就这样,紫米的种子被”抢救“了下来。

        有牛哥说,在1982年的农业调查中,认为这种稻谷已经绝种了,“谁想他家里面还有!应该也就只有他们家留下来了”。后来,在有牛哥成立的合作社中,有865户村民用原生态的方式种植这种紫米,“胭脂紫米”存续下来了,有牛哥颇感欣慰。这种紫米种出后,大家都觉得好吃,纷纷跟他要种子,他也送出去好多种子。他说:“这种紫米至少在国内能够传承二三十年了。”

        保育老谷种,拯救濒危品种,让它们好好地流传下去,正是有牛哥走遍村庄、耕耘田野的最大心愿和意义。

    守乡土助致富——回归

        有牛哥并不止于自己收集、保育谷种,他心心念念的是:像老家洋洞这样的边远山村,老百姓怎么样才能有稳定的收入,生态怎么样能够保护好。

        在整个黔东南侗族地区,洋洞村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寨,5000多人,总面积37500亩,耕地6000亩,林地30000亩,是黔东南杉乡的一个重要代表。村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外出打工。2016年,有牛哥毅然决定:回到自己土生土长的洋洞驻村扶贫,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带领更多村民脱贫致富。

        他注意到,洋洞村50岁以上的人群还在坚持养耕牛,家家户户都有牛棚。于是他牵头成立“贵州有牛复古农业专业合作社”,积极动员村民参与进来。合作社将所有土地用于发展有机农业。他把自己收集来的古老稻种交给村民种植,“他们增加收入的同时,又保护了种子”。村民们用最传统的牛耕方式耕种,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春耕季节,千牛同耕的景象像一幅画似的铺陈在洋洞山间地头。牛、稻、鱼、鸭共生共养的循环生态农业模式,恢复了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让家乡的山水重新焕发了生机。他笑着说:“我们洋洞这么好的生态是无价的。”

        这种“藏种于民”的方式,已初见成效。洋洞村的1000多户全部加入合作社,每户负责种几个品种,每个品种交给多户种,全体村民都成为保种人。如今,为保育传统老品种而生产的“守农有牛米”,已小有规模。

        有牛哥用双脚走遍黎平大大小小的村寨,收集水稻品种六十多种。老稻种被种在农田里,沐浴阳光和雨水,逐渐长高、不断成熟的时候,是救种也是助民,既保障了物种的延续,也守住了乡愁,传承了文化。

        (作者:王小梅 陈芳芸 彭春菊,王小梅系贵州省人类学学会常务副会长,陈芳芸、彭春菊系贵州民族大学硕士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