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01日 星期五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

    描绘新时代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宏伟蓝图

    作者:本报记者 袁于飞 《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01日 02版)

        【来自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报道】 

        国务院日前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国务院新闻办9月3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局长于慈珂、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庭长林广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燕军等介绍《纲要》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各界关心的问题。

    确立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目标

        知识产权强国要建设成什么样?申长雨介绍,《纲要》确立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两个具体目标。第一个目标:到2025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3%,版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5%,知识产权使用费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500亿元,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第二个目标:到2035年,我国知识产权综合竞争力跻身世界前列,知识产权制度系统完备,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创业蓬勃发展,全社会知识产权文化自觉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的国际合作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基本建成。

    全面部署:严格依法保护知识产权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因此《纲要》对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做了一系列部署。

        申长雨介绍,《纲要》将法治保障、严格保护作为四项工作原则之首,强调要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严格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权利人合法权益。

        “我国将完善法律制度,要构建门类齐全、结构严密、内外协调的法律体系。包括根据实际及时修改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探索制定地理标志、外观设计等专门法律法规,完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法规。制定修改强化商业秘密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立法。适应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需要,适时扩大保护客体范围,提高保护标准,全面建立并实施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大损害赔偿力度等。”申长雨表示。

        “我们还将加强源头保护。比如《纲要》明确,要完善以强化保护为导向的专利商标审查政策,实施一流专利商标审查机构建设工程,建立专利商标审查官制度,优化专利商标审查协作机制,提高审查质量和效率。”申长雨说,“另外,《纲要》明确要构建响应及时、保护合理的新兴领域和特定领域知识产权规则体系。包括探索完善互联网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研究构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研究完善算法、商业方法、人工智能产出物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加强遗传资源、传统知识、民间文艺等获取和惠益分享制度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和转化利用。完善中医药知识产权综合保护体系,建立中医药专利特别审查和保护机制,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我们将强化版权全链条保护,把全面保护作为版权工作主基调,把网络版权保护作为主战场,强化保护力度、拓展保护范围、突出保护重点、讲求保护实效。”于慈珂表示,将加大对侵权盗版惩治力度,坚决做到重拳出击、整治到底、震慑到位,维护良好的版权环境和秩序。

        知识产权审判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林广海表示,最高人民法院将发布服务保障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有关意见,为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提供有效司法服务和保障,依法严格保护各类知识产权,依法审理专利等技术类案件,加强科技创新成果保护。

        燕军介绍,根据《纲要》要求,我国将知识产权执法作为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的重要内容,坚持执法办案与制度建设并重。比如,市场监管总局连续2年严厉查处商标侵权、假冒专利、侵犯地理标志、恶意申请商标注册等违法行为,保持严厉打击态势。今年1至8月,全国共查处违法案件近2万件。

        “我们还关注民生热点,严厉查处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始终将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和财产安全的商品作为执法重点。2020年以来,指导各地加大对抗疫防护用品、食品、家用电器、汽车配件等商品的执法力度。去年,全国共查处涉及上述商品的侵权假冒案件2.5万件,涉案金额5亿多元。”燕军说。

        (本报记者 袁于飞)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