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9月24日电(记者李韵)今天,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围绕“扎根文博一线、传承文明薪火”的主题,邀请五位文博领域的优秀党员代表,分享文明传承的使命与担当。
这五位文博人,都是文物工作战线上普普通通的一员,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没有大气磅礴的豪言壮语,只有日复一日扎根基层的坚守,年复一年不忘初心的奉献,一代又一代传承文明的使命担当。
有记者问这些平凡英雄是如何理解和践行“莫高精神”的。尽管每个人的答案不尽相同,却不约而同地呈现出一种品质:“莫高精神”于他们,不是贴在墙上的标语,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化作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如同呼吸般不曾中断。
“坚守,是从事博物馆和考古工作最需要的精神。”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道出了文博人的信念。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他与75位同事一起,彻底封闭在馆内80天,时刻紧盯馆藏文物安全,凭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克服了诸多困难,确保了人员、文物万无一失,在当年荣获“全国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称号。
60岁的杨宏刚,几个月前刚刚从陕西省西安市文物稽查队队长的岗位上退休。从事了40年文物稽查工作的他坦言:“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不容易了,我这辈子做的就是保护文物。”而做这一件事,首先是要坚守。基层的文物保护工作十分艰辛,巡查看护古遗址、古墓葬,常常是在田间地头,荒郊野外,交通不便利的地方全凭稽查队员的双腿走到、跑到。严寒酷暑、暴雨高温,以及逢年过节,都是文物安全防护压力最大的时候,队员们必须守在一线,正所谓“他人团圆日,我辈守护时”。“要耐得住艰辛和寂寞,必须坚守住。”杨宏刚说。
燕妮,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女子考古队队长,一位80后女性。出于对考古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她牺牲了不少和家人、孩子在一起的时光。从2006年起,十余年如一日,每年少则6个月、多则10个月奋战在田野一线,先后承担了30余项田野考古工作。从2012年起,她带领女子考古队承担了重庆库区消落带的地下文物抢救性发掘工作。由于消落带的特殊性,这群女子队员不仅要和酷暑、暴雨为伴,而且要和不断上涨的江水作斗争。艰苦付出必有回报,她们负责的项目屡次获奖,团队也荣获“2020年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这荣誉的背后,是考古人的坚守。
同样是80后女性,浙江省南湖革命纪念馆讲解员袁晶,她的日常工作是在红船旁,向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的瞻仰者讲述红船故事。在面积不大的南湖,她走了3000多公里,为群众讲述党史1000余次。有人问她,你每天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讲述着一个故事,不枯燥吗?她说:“能在这样一个神圣而又光荣的岗位上工作,足以让我无比自豪。”她一干就是近20年。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际合作中心研究员王元林,曾在祖国西北地区的敦煌一带参加田野考古工作多年,对艰苦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莫高精神”深有体会。他说:“这种精神是文物领域涌现出来的宝贵行业风范。”第一批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的中国文物工作队,面临的是地雷尚未完全排除的安全风险、极端湿热的环境下只能住在简陋木板房里的艰苦条件。但他们克服困难,出色完成了第一期周萨神庙修复工程,赢得了极好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