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25日 星期六

    土蜂蜜

    作者:方洪羽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25日 09版)

        光明图片

        【留住乡愁】

        黔北余庆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四季山花烂漫,清冽可口的山泉水长流不息。在这里生长着一种美妙神奇的精灵——中华小蜜蜂,家乡人叫它们为土蜂,而这种土蜂酿造的蜜,自然就被称为土蜂蜜。

        儿时的故乡,很多人家都养有几桶土蜂,蜂桶悬置于牛圈楼上或是屋檐底下。大自然中的蜜蜂大多喜欢在树洞或岩洞中筑巢、酿蜜,家乡人之所以采用这种传统的养蜂方式,就是希望通过对野生环境的模仿,使蜜蜂更加适应,从而更容易生存和繁衍。

        待春暖花开,勤劳的小蜜蜂“嗡嗡”地往返穿梭于房前屋后,小小的山村人家就开始静候秋天的到来。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对于黔北家乡人来说,收获的喜悦里显然要比旁人多上那么一丝甜蜜。土蜂采蜜期长,一年只能收获一次蜂蜜,而且这种收获往往带有破坏性,因为传统的养蜂方式不像现在的“活框养蜂”那么方便,不能直接将蜜摇出来,只能连带蜂巢一起割下来,即为“割蜜”。

        割蜂蜜一般选择在夜幕降临时进行。割蜜人揭开蜂桶盖子后,口含白酒朝里面喷洒——蜜蜂靠气味相互识别,喷入白酒后,它们就无法识别出群体成员,只能乖乖地融入另一桶蜂群中。然后,割蜜人才慢慢将蜂巢脾铲出来。那些摆放在竹筲箕里的巢脾散发出清甜的香气,令人垂涎欲滴。此时,大人会挑选一些上好的蜂蜜,连同蜂房掰一小块给馋嘴的孩子。孩子迫不及待地放进嘴里,闭口一嚼,顿时蜜汁四溢,最后连渣都舍不得吐掉。吃完一块当然还想再要,可是大人却不给了,因为吃多了蜂蜜会“烧心”。

        土蜂采集的大多是山间零星的野花,可谓集百花之精华而酿制成高度浓缩的纯正蜜糖。不过,它们自身的消耗也大,产蜜量相对较低。每次割蜜,都只割一半,要留下一半给蜜蜂当口粮。同时,也要留下子脾,那是培育蜂儿(包括卵、蛹和幼虫)的巢脾,代表着蜂群的未来。

        “家备土蜂糖,老少保安康”,土蜂蜜是农家人的宝。农村人养蜂本是为了贴补家用,但由于土蜂蜜富含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润肠、解毒、养颜、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在中医里更有“除百病、和百药”的妙用,所以养蜂的人家都会囤上一罐土蜂蜜:干活累了,回到家中用温开水冲上一杯土蜂蜜水服下,顿觉精神百倍,体力得以迅速恢复;若是小孩子感冒咳嗽了,采几片枇杷叶熬成汤汁,再加入适量土蜂蜜,好喝又有疗效;喝完酒感觉头痛欲裂或肠胃不适时,喝上一杯温热的土蜂蜜水,也有缓解头痛和醒酒的功效。

        在满眼葱翠的大山深处,在质朴淳厚的小山村里,这些可爱的土蜂小精灵用辛勤的劳动酿出了甜蜜的乡愁——土蜂蜜。你若有幸得以享用,自会体味到其中蕴含的怡然与怅惘——当然,更多的是艰辛生活过后的那份幸福与甜蜜。

        (作者:方洪羽,系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