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24日 星期五

    我国积极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进程

    作者:本报记者 张蕾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24日 04版)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本报北京9月23日电(记者张蕾)“作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的东道国和主席国,中国坚定支持多边主义,积极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进程。我们将继续保持和增强建设生态文明的定力,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提升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履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承诺付出艰巨的努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更大的作用。”9月23日,在生态环境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说。

        科学研究表明,全球生物多样性继续以惊人的速度下降,但是各国在如何实现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可持续发展目标等方面的态度和行动都存在差异。对此,崔书红表示,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土地退化,既是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全球性挑战,也是当前人类面临的三大突出环境问题。各国是风雨同舟的命运共同体,国际社会需要携手并进、共商未来。COP15将总结过去十年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实施进展与经验,凝聚缔约方、国际组织和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合力,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框架”),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转型性变革带来契机。

        国际社会对“框架”寄予厚望,提出了雄心勃勃的保护目标建议;同时,“框架”包括一揽子富有雄心的目标,包括每年调动至少2000亿美元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但是,各国在落实《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执行情况差异很大。“各国国情不同,重视程度不同,经济社会条件不同,技术水平也不同,差异显著。因此,在制定未来十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蓝图时,我们应当考虑客观因素影响,充分吸取和借鉴‘爱知目标’执行中的经验和教训,‘框架’目标应兼具雄心与务实,平衡体现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确定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其组成部分、公平合理分享由利用遗传资源而产生惠益的三大目标。进一步完善和强化执行和保障机制,特别是加强对发展中国家在执行能力,包括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推进更加公正合理、各尽所能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尽快扭转全球生物多样性加速丧失的趋势。”崔书红强调。

        作为COP15的东道国和主席国,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进程。据悉,从2019年起,中国已经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信托基金的第一大出资国,多年来也一直是向全球环境基金(GEF)、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捐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将继续同国际社会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深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南南合作’,广泛开展生物多样性领域双多边合作。通过我们的努力,助力发展中国家实现目标,尽量缩小其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履约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方面的差距。”崔书红表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