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19日 星期日

    普及与提高并重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王春辉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19日 05版)

        2021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在广西来宾忻城县红渡镇开展普通话讲座。钱紫玥摄/光明图片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中国的乡村振兴进入新征程。语言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因素,是激发乡村潜能、释放农村生产力的内生性要素。普通话作为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是语言助力乡村振兴的主体与核心。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地努力,目前全国普通话普及率已达到80.72%,但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采取一地一策、差异化发展的策略,进一步提升乡村地区普通话普及率和水平,将有效助力乡村“五大振兴”。

        普通话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产业要发展,突出优势特色、培育壮大产业结构和规模是重心。普通话的进一步普及和提升可以降低沟通成本、提供语言文化宣传帮扶、增强农民整体素质和自信心,便于发达地区更先进的技术等要素进入乡村,通过电子商务等提升特色产品销售渠道,将普通话与地方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相结合,促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沟通渠道和扩大农产品流通覆盖范围、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培育更多新型乡村服务业,通过推进农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

        普通话助力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普通话的进一步普及提升对于培育农村电商人才,打造农民工劳务输出品牌,提升农村妇女整体能力,加快培养乡村公共服务人才、治理人才和农业农村科技人才,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在人才招引、定向培养、在职培训、人才援助等项目实施过程中,普通话作为基本交流工具和信息获取工具,必将发挥有效作用。为进城务工人员、农业农村急需人才、转业军人、农村妇女等群体提供普通话能力培训,在通事和通心之际,让普通话成为促进内生人才培育和外生人才引进有效结合的纽带。

        普通话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是乡村延续和发展的灵魂所在,也是乡村振兴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在当地方言文化或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发挥作用的同时,普通话亦应承担责任,发挥功用。一方面发挥普通话在宣传乡村法治、德治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助力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另一方面将普通话与地方语言文化融合创新,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红色文化的结合点,促进乡村文化觉醒,激发村民文化参与,增强乡村文化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找回乡村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

        普通话助力乡村生态振兴。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普通话的普及与提高,对于加强生态文化宣传,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培育乡村生态文化,推动生态文明成为全民共识,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普通话助力乡村组织振兴。组织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石和保障。对产业致富带头人、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外出务工人员、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工作能力提升培训,提高普通话水平、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做到培训一人带动一村,增强组织能力和组织效力。

        要做好上述五个方面的助力,未来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将相关工作下沉压实。

        做好与推普助力脱贫攻坚的衔接。巩固拓展推普助力脱贫攻坚成果是当前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需做好二者的有效衔接,实现工作、机制、政策、机构、队伍平稳过渡。因地制宜建立普通话水平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规范认定工作程序,合理确定语言能力标准,精准落实帮扶措施,防止推普成果的倒退。

        完善以普通话为主体的和谐乡村语言生态。党政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公共服务行业等领域应做好表率,提升普通话的社会声望。与此同时,亦需重视和发挥当地各少数民族语言、各地方言以及外语的作用和功能,积极探索形成主体多元的语言助力体系,构建和谐乡村语言生态。

        探索“普通话+”和“+普通话”多元助力模式。对于已具备普通话能力的人员与产业,“普通话+”模式让其成为产业升级和工作延伸的孵化器,在“县管乡用、下沉到村”新机制、“万企兴万村”新行动等方面,发挥普通话的作用。对于需要普及和提升普通话的各类人员与各类产业,“+普通话”模式让其成为扩大产业规模、拓展工作范围、提高生活质量的助推器,积极探索“旅游/文化/职业技能+普通话”的融合范式,实现互补共进。

        提升语言文字助力乡村振兴的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加快各项体制机制建设。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和社会力量相配合的推普格局,加强语言文字助力乡村振兴的法治建设,发挥新科技力量,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在助力各领域的应用,探索数字助力治理新模式。探索积分制等新机制,搭建学习资金、物质激励、精神奖励等平台,打造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典型,以点带面有序推进。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乡村有最艰巨的任务、最深厚的基础和最巨大的潜力。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承担历史使命、助力乡村振兴,普通话责无旁贷。

        (作者:王春辉,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语言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