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13日 星期一

    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离不开翻译质量提升

    作者:张法连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13日 02版)

        【文化评析】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就是要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有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离不开翻译质量的提升。新媒体时代,需要加强翻译研究,提高翻译质量,增强沟通和交流效果。

        对中国翻译界而言,中国的改革开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开放的精神,正是翻译的精神诉求。打破隔阂,开阔视野,促进理解与交流,拓展思想疆界,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明互学互鉴,丰富与繁荣世界文化,是翻译的价值所在。翻译的使命就是要促进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后,新媒体语境下翻译活动越来越呈现出多维度特征,翻译在其路径、形式、方法、内容和功能等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使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对外翻译是融通中国话语和国际话语的“转换器”,是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最后一公里”。能否形成对外国人来说有吸引力的话语表达,用他们能听懂能理解的话语来讲述中国故事是衡量国际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面对翻译在新时代和新技术下的种种变化,我们应准确把握翻译的本质,科学地为翻译定位,充分认识翻译内涵,切实从思想上正视翻译活动。

        提高国际传播效能,要求译者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切实改进翻译质量。不少人以为,学过外语就能做翻译,由此造成想当然的、随意的翻译比比皆是,这严重影响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相互交流和理解。提高翻译质量是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内涵,为提高中国话语域外传播效能,译者要有高度责任感,只有苦练内功、站稳立场、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

        要树立认真严谨的职业态度。在语言和知识水平相差不多的情况下,认真负责、字斟句酌的译员与草草了事的译员相比,其译文质量大相径庭。要树立对翻译的敬畏意识。译者一定要端正态度,以国家尊严、民族利益为重,切勿急功近利。当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对外翻译时,要果断拒绝,切不可敷衍塞责,胡乱翻译,害人害己。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翻译过程是一种“再构思”“再表达”和“重构”,加强对国外受众的心理、修辞和思想研究十分重要。对外翻译既要站稳立场,也要考虑中外在意识形态、文化背景、审美心理、价值观念和逻辑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更要重视汉语与外语在哲学基础、句子结构以及语言使用者的思维逻辑和用语习惯等层面的差异。

        翻译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关系到中国故事能否传播出去,关系到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关系到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提高翻译质量,对加强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至关重要。

        (作者:张法连,系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