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日前,总投资480亿元的厦门天马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主厂房封顶。该项目是目前国内单体最大、全球最先进的柔性AMOLED单体工厂。作为入驻厦门火炬高新区的龙头项目之一,项目建成投产后也将加速上下游产业集聚,进一步完善厦门新型显示屏产业链。
近年来,福建厦门凝心聚力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今年上半年,厦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两年平均增长7.6%,分别比全国、全省高2.3个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顺利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不久前,在厦门海关隶属东渡海关的监管下,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批总值达数千万元人民币的储能锂离子电池包,采用“抵港直装”物流模式,从工厂直通船边,并通过“丝路海运”快捷航线运往越南胡志明港。
国际贸易通道更加顺畅,企业“走出去”劲头足、信心强。今年上半年,厦门“丝路海运”成绩一路飘红,据统计,厦门港55条“丝路海运”命名航线共开行1118个航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4.6万标箱,同比增长25.27%,高于全国主要港口平均增速近10个百分点,占全国“丝路海运”命名航线吞吐量的76.19%。
厦门市发挥经济特区、自贸试验区、综合试验区等多区叠加优势和国际综合交通枢纽等平台优势,科学谋划构建大通道、发展大流通、开拓大市场,努力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衔接、贯通、集聚和辐射作用。
今年以来,厦门市积极拓展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商贸关系,进出口增势良好。数据显示,1月至6月,厦门市货物贸易进出口4081.5亿元,同比增长32.2%,同时也实现了自去年6月份起连续13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厦门市外贸增量对全省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达41.2%。
接下来,厦门还将积极争取实施自由贸易港部分政策,适时推动扩区建设,争取空港综合保税区获批,发挥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平台作用,做优做强航空维修、融资租赁等14个重点平台,大力推动国际中转、离岸贸易等新业态发展。全面推进数字自贸区建设,研究利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有关规则和便利化举措,推动进出口高质量发展。
锚定创新不断发力
厦门港远海码头,年吞吐超百万标箱,却不见工人身影,无人驾驶卡车自动运输,轨道吊精准抓取货物。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让码头有了智慧“头脑”,工作效率大幅提升。今年上半年,厦门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90.35万标箱,同比增长11.43%。6月份单月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6.76万标箱,创造历史新高。
厦门不断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培育新兴产业、打造创新平台、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发展加速度、质量再提升。
如今,厦门这座高素质创新创业之城活力四射。
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地下10米,有一个近乎“无声静止”的世界。无噪音超精密实验室里的振动小于数百纳米/秒,可在纳米尺度下开展新一代能源器件等研发。“市里已投入1.8亿元,与厦门大学打造创新平台——嘉庚创新实验室,启动了包括无噪音超精密实验室在内的多个能源材料研究项目。”厦门市科技局局长孔曙光说。目前嘉庚创新实验室已形成20余类共60余项高新技术成果,相关产品带动产值近30亿元。
平台集聚创新要素,突破前沿科技,孵化技术成果。厦门瞄准新型材料、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促进供需有效对接,让创新要素在平台里发挥集聚效应。目前全市引进建设9家重大创新平台,预计3年至5年内孵化超过100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40家省市级新型研发机构。
不断夯实发展后劲
上半年,在作为拉动经济发展“三驾马车”之一的投资方面,厦门的数据同样抢眼。厦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4个月居福建省首位,其中,111个省重点在建项目实际完成投资452.5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70.9%,投资完成率排名福建省第一。
从行业投资数据来看,厦门各主要行业投资实现全面增长,特别是工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投资增速高于全市水平。上半年,厦门8个重大片区累计完成投资1095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62%,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75%,其中6个重大片区累计完成投资量均超序时进度,特别是两岸金融中心、同翔高新城、马銮湾新城、轨道交通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75%以上。地铁3号线开通运营,海沧隧道实现通车,新机场桩基工程顺利开工。
投资和项目建设快速推进的同时,厦门着力招大引强,为经济发展积蓄后劲。今年上半年,新增落地招商项目6129个,其中,高能级项目245个。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厦门实际使用外资129.8亿元,同比增长24.9%,新增千万美元以上实际使用外资企业41家,外资规模保持高速增长。
(本报记者 马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