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10日 星期五

    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七次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2021年9月9日,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

    作者: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10日 04版)

    尊敬的洪森首相,

    各位同事,

    女士们、先生们:

        很高兴通过视频同大家见面,共同出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七次领导人会议。感谢柬埔寨政府和洪森首相为举办本次会议所做大量工作。

        中国和湄公河国家山水相连、人文相通、经济互补,是近邻中的近邻,亲如一家人,拥有开展合作的先天优越条件。习近平主席提出,要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成立近30年来保持稳定发展势头,在基础设施建设、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等领域合作务实、成效显著、运作成熟,既惠及我们各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也为地区的稳定和繁荣提供助力。

        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六国同舟共济、相互支持,共同守护人民生命健康。曾在中国云南省接受先天性心脏病治疗后康复的86名柬埔寨儿童,他们的家庭为中国抗疫送来5021个“爱心口罩”,成为一段佳话。中国也积极向湄公河国家提供各种抗疫物资和技术援助,分享抗疫经验。与此同时,我们共同努力促进经济复苏,有效运行“快捷通道”和“绿色通道”,开创经济增长新局面。今年上半年,中国同湄公河五国贸易额达1922亿美元,同比增长近四成,全年有望再创新高。来自湄公河国家的榴莲、火龙果、芒果等热带水果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产自中国的柑橘、苹果三天之内就可以摆上泰国曼谷的货架。互联互通合作重点——西部陆海新通道今年上半年发送的标准集装箱同比增长三倍。这些都充分显示了次区域合作的发展活力和强大韧性。

        各位同事!

        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范围起伏反复,病毒频繁变异,防控形势复杂严峻,世界经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次区域各国经济遭受疫情冲击,外部需求萎缩,产业链供应链受阻,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增长面临新的挑战。此次会议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新十年的挑战”为主题,可谓恰逢其时。我们应增强政治互信,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共同建设更加融合、繁荣、可持续和包容的次区域。

        在此,我愿提出六点建议:

        一是深化水资源合作,造福沿岸各国。我们要充分尊重各国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正当权益,照顾彼此利益和关切,有事大家商量着办。中方从去年起在澜湄合作框架下向湄公河五国提供澜沧江全年水文信息,率先开通澜湄水资源合作信息共享平台网站。愿共同办好第二届澜湄水资源合作部长级会议和合作论坛,加强上下游团结合作,提升流域综合治理和水资源管理能力。

        二是坚持生命至上,携手做好疫情防控。疫情远未结束,阻遏疫情蔓延、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仍是第一优先任务。我们要弘扬科学精神,遵循科学规律,共同开展疫情防控和疫苗合作。中方将继续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优先向湄公河国家提供疫苗等医疗物资援助。也希望亚洲开发银行设立的“亚太疫苗获取机制”在科学、开放、包容基础上,为次区域国家获取疫苗提供亟需的资金支持。中方也愿利用在澜湄合作框架下设立的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开展疫情监测、传统医药、传染病防控合作。

        三是加强贸易投资,共促经济复苏。疫后经济复苏既是人类发展的必需,也是各国的优先任务。我们要加速核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落实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议定书》,促进区域开放融合发展,为包括次区域国家在内的各国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中方愿同相关湄公河国家共同建设运营好经济特区和工业、产业园区,加强中小企业、边境贸易、跨境电商合作,深化农产品贸易、质量安全和防疫合作。

        四是推进互联互通,实现协同发展。互联互通是实现次区域经济合作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保障。我们要落实《2030交通战略》,充分发挥中老铁路即将通车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建设中泰铁路、金边-西哈努克港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贯通地区南北大动脉。充分发挥“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区域联动效应,打造交通、物流、商贸、产业深度融合的经济走廊。探讨构建协调、可持续的能源发展政策体系,积极推进区域电力协调中心建设,加强5G、陆地光缆等信息基础设施联通合作。欢迎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发展伙伴积极参与相关项目融资合作。

        五是促进可持续发展,持续改善民生。我们要加快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合作,实施好大湄公河次区域核心环境第三期项目。积极探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旅游合作新模式,深化人力资源和职业技能合作,助力各国经济复苏。中国将充分用好在亚洲开发银行设立的减贫与区域合作基金,支持次区域减贫合作,造福各国民众。

        六是巩固政治互信,维护次区域国家共同利益。我们要珍惜次区域良好发展局面,始终坚持睦邻友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照顾彼此重大关切。始终秉持多边主义,继续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支持各国自主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始终倡导开放包容理念,积极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与共建“一带一路”、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三河流域等机制协调对接,发挥各自优势,凝聚发展合力。

        各位同事!

        去年,面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严重冲击,中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采取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等多方面措施,稳住了经济基本盘,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今年以来,中国经济继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但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和困难挑战增多。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我们将按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着力办好自己的事。增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精准性、有效性,做好跨周期调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欢迎各国企业来华投资,坚持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促进公平竞争,切实保护知识产权,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中国的发展将给包括湄公河国家在内的各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创造新的发展红利。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三年后,中方将主办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八次领导人会议。我们愿与湄公河国家一道,以披荆斩棘的勇气、团结一致的精神,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构建大湄公河次区域命运共同体,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为次区域融合发展和共同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