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06日 星期一

    一定要对每一位巴基斯坦病患负责

    作者:本报记者 张任重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06日 12版)

        【全球抗疫进行时】

        新冠肺炎疫情在巴基斯坦暴发以来,确诊病例累计已突破百万。巴各医院不断面临新的压力,所有医护人员持续投入紧张的抗疫工作中。喇杰廉、马芳芳医生夫妇就是这些医护人员中的中国医者。

        20世纪90年代,甘肃省中医院组织了一批专家和医生来到巴基斯坦探索推广中医药文化,为当地百姓解困造福。喇杰廉、马芳芳夫妇就这样来到巴基斯坦行医,是在巴推广中医药文化的先行者。一晃,祖籍甘肃的夫妇俩在巴基斯坦工作生活快30年了。

        疫情前,喇杰廉的岐黄中医中心平均每天接待患者50人以上,非常繁忙。疫情暴发后,由于巴基斯坦综合性公立医院人满为患,一些患者选择去私立医疗机构就诊。于是,中医中心每天接待的患者数量成倍增加,可喇杰廉和马芳芳对每位患者依然认真负责、倾心关怀。疫情期间,有些病人行动不便,喇医生夫妇不顾感染风险,登门为病人诊治。中心还坚持组织医疗团队出义诊,前往孤儿院、偏远农村地区为当地百姓排忧解难。

        巴基斯坦老人阿穆就住在中医中心楼上,是喇杰廉的房东和多年好友。阿穆工作忙得很,对疫情不够重视,也缺少自我防护设备。喇医生夫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叮嘱他做好防护措施,赠送给他口罩等防疫用品。后来,阿穆身体不适,接受核酸检测被确诊,因为手头工作太多,不便住院,选择在家接受输液和吸氧治疗。喇医生夫妇每天帮助监测阿穆的病情,结合当地医院的治疗方案,给出辅助的护理指导意见。在喇医生夫妇日复一日地关心照料下,阿穆终于康复,他和全家人对喇医生夫妇的医术和医者仁心十分感激:“喇医生夫妇是我们全家最信赖的中国人!”

        马芳芳告诉记者,今年3月,巴基斯坦青年哈姆感冒发烧一周,自行服药后病情未见好转,经朋友推荐来到中医中心看病。马芳芳问诊后怀疑他感染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结果果然呈阳性。小伙子一下子慌了神,焦急地告诉马芳芳,他妻子已有身孕,而且还有相同症状。在马芳芳的建议下,他妻子在核酸检测后也被确诊。

        中医中心目前具备官方认可的科学诊断新冠肺炎的资质和手段,但不完全具备收治病人的条件。从症状判断,这对夫妻属于轻症患者,根据伊斯兰堡当地政策,并不符合医院收治标准。马芳芳知道,这对巴基斯坦小两口远离偏僻的家乡,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大城市伊斯兰堡,工作辛苦,收入微薄,很不容易,如果隔离期间见不到家人,心中免不了害怕和担忧。她与丈夫紧急商量后决定,让这对年轻夫妇服用药品、居家隔离、密切观察,并每日接受线上指导治疗。

        此后,马芳芳在每日接诊大量病患的同时,早中晚三次通过社交软件对这对夫妇问诊,依据体温、症状和饮食等情况,对他们进行具体的治疗指导,无微不至、从不松懈。新冠病情的初期阶段最难受、最煎熬,这对夫妻病症缠身、情绪低落,马芳芳总是不断亲切地鼓励他们。就这样坚持了一个多月的线上指导治疗后,夫妻二人痊愈,孩子也平安健康地出生了。

        中巴两国开展医学交流的时间很早,早在20世纪70年代,巴政府就派遣医生赴华学习针灸等中医治疗方法,当时学成归来的巴籍医生时至今日仍在使用针灸为民众解除病痛。

        喇杰廉说:“中医药文化在世界各国受欢迎程度不断提高,也获得了巴政府和民众的广泛认可。”他回忆道,2016年12月,当时的甘肃省卫计委、甘肃省中医院联合组织中医药交流合作代表团来巴访问并与巴卫生部洽谈合作,其间,他的医疗中心与甘肃省中医院合作挂牌成立了如今的巴基斯坦岐黄中医中心。

        中心目前有18名医务人员,除了喇杰廉和马芳芳,其余全部是巴籍医生和专业医护人员。巴籍医生在这里学习掌握了中医药知识和治疗方法,无论是对他们的职业生涯,还是对巴医学事业的兼收并蓄,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喇杰廉和马芳芳多年在巴行医的经验显示,西医诊断与中医药以及中医治疗方式相结合,对于巴基斯坦当地一些高发急性病、流行病有很好的疗效,为当地百姓解除了病痛,带来了福音,也为中医树立了良好口碑。

        喇杰廉和马芳芳向记者表示,每当听到新冠患者说“症状减轻”“病情今天有所好转”时,他们心里的石头才稍稍落下。当记者问担不担心自己被感染时,他们笑着说:“其实,在接诊患者时,心里还是有些担心感染风险。但我们是医生,遇到任何病情都不能退缩,一定要对每一位巴基斯坦病患负责。”

        (本报伊斯兰堡9月5日电 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 张任重)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