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03日 星期五

    稻麦薯香,皆有情意

    ——王寒的《江南小吃记》

    作者:何源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03日 16版)

        王寒擅写江南风物,她笔下的江南风物,无论是花草、瓜果、美食,总让人感受到诗画江南的清丽和烟火人间的美好。继《无鲜勿落饭》之后,她又推出第二本美食作品集《江南小吃记》,书中70多种风味小吃的60多幅精美插图,勾人食欲,也勾人乡愁。

        “山河岁月、野草繁花、稻麦薯香,皆有情意。一座城市值不值得怀想、有没有意思,从一地的风味小吃里,大抵就能看出。”在王寒眼里,故乡的一草一木,一饭一蔬,皆有别样的味道——元宵的羹、清明的果、立夏的乌米饭、四月初八的乌饭麻糍、端午的粽子、六月六的漾糕、七月半的桐子叶包、八月十六的糕囡、九月九的重阳糕、冬至的糯米圆,再到十二年边掏糖糕……小吃总是依着时令而来,小吃里沉淀着寻常日子的趣味,那些带有家乡印记的食物,在岁月的流逝中,常常成为思乡的载体。

        食物只是引子,重要的是食物背后的人情冷暖。她写米漾糕,“米漾糕外表雪白,表面光滑平整,而内里蓬松如海绵,用手一按,很有弹性,软软的,如同按在小孩白胖的脸颊上,手按上去的地方,略微低一些,手一放,马上恢复原状”。

        王寒的性格放达洒脱,文字向来风趣俏皮,写春卷,“春卷虽味美,但总是吃不饱,像情场老手的欲擒故纵。”写大肠面:“美食家小宽说,‘肥肠,才是吃货的接头暗号,在通往肥肠的路上,全是兄弟,没有敌人’。我完全同意他的评判标准,但是请他务必加上‘姐妹’二字,因为在我身边,爱肥肠的姐妹是那么多。”读后令人忍俊不禁。

        在王寒的文字中,常能读出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她说乌糯“有种桀骜不驯的个性,非得反复锤打,才能降服它的山野之气。乡人把反复锤打的过程称之为练乌糯。练乌糯又叫捶乌糯,家乡还以‘捶乌糯’比喻将人痛打一顿。”

        王寒落笔在美食,又不止于美食,天马行空,旁征博引,娓娓道来,收放自如,从小吃中可以看出一地的城市性格与人文性格,她说家乡的食饼筒是特大号的春卷,“与小桥流水的春卷不同,故乡的食饼筒有‘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霸气,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气,当然,还带着几分与吾乡剽悍民风相匹配的莽汉气质,蓬勃而健旺。”——从一道食物里,窥见一地的人文地理性格,让美食文章在色香味之外,增加了几分厚重。

        王寒已出版了16本著作,她的江南风物系列作品,深受好评,她的第一本美食书《无鲜勿落饭》被评为中国好书,并在台湾出版了繁体字版,她的《大地的耳语——江南二十四节气》,写出了二十四节气在江南的别样之美,被教育部列入《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江南小吃记》延续了《无鲜勿落饭》的风格,让人看到了江南的丰富与丰厚,美味与美好。

        王寒的《江南小吃记》有趣,有味,有格,有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作家萧耳评价道,“好吃的、市井的,烟火的、慰籍的,王寒的《江南小吃记》,最是销魂。”那些市井的小吃,在王寒的笔下,有味蕾上的酸甜苦辣咸,有江南的风味和气息,有过往的岁月和记忆,更有难忘的亲情和乡愁。舌尖上的江南味道和故乡风物,总是值得一再回味。

        (作者:何源)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