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均是中国青藏高原隆升研究的代表学者,提出并发展了关于青藏高原上升的系统理论,提出青藏高原阶段性上升和“青藏运动”“黄河运动”“共和运动”以及“季风三角”等诸多概念,对黄河阶地发育、黄河形成演化、黄土沉积与地文期等有深入研究。在冰川学研究中,发现高山冻原与大陆性冰川共生,海洋性冰川以下不存在高山冻原;划定了中国大陆性冰川与海洋性冰川的界线;提出了海洋性冰川区的“古乡冰期”和“白玉冰期”概念;用热带亚热带地貌发育理论正确解释了庐山等中国东部山地的第四纪地貌演化和沉积现象……
李吉均研究冰川,但他关心的更大问题是青藏高原始于何时?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雄踞地球中低纬度。它的存在对中国地貌格局和地理环境演变有着“纲举目张”的作用。当时在青藏高原隆升问题上流行着国外学者B.M.西尼村的观点, 认为上新世末高原已达到3000~3500米的高度。20世纪70年代末,经过一次学术会议集体讨论,他和其他几位同行一起提出截然不同的观点:始新世青藏高原全部脱离海侵(特提斯海消失)成为陆地,在第三纪经历了两次上升和两度夷平,上新世末,高度不超过1000米,第四纪期间逐渐上升到现在的高度,高原“惊人的年轻”;高原在空间上是整体性上升的,但各部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高原在时间上是连续性上升的,但又具有明显的阶段性;高原隆升越到后期越快,早、中和晚更新世各上升1000米,全新世以来的万年中上升了300~700米。这些观点以“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的探讨”为题在《中国科学》1979年第6期上发表,开创了青藏高原研究的一个新阶段。这篇文章至今被广泛引用,经久不衰,成了青藏高原隆升研究的经典文献。
…………
从1980年开始,李吉均多次赴庐山考察。他首先注意到的是庐山的热带地貌遗迹,1982年发表“注意庐山的热带地貌和沉积遗迹”一文,指出“从热带地貌的角度来研究庐山的地形和沉积可能才是真正的出路”。他列举了诸如厚层风化壳、石核(石蛋)和双层夷平面以及伯恩哈德岩等地貌遗迹,认为庐山在整个第四纪中热带和亚热带环境占主导地位。1983年在《中国科学》上发表“庐山第四纪环境演变和地貌发育问题”一文。他敏锐观察到庐山有红土和下蜀土分布,指出:“从气候带的移动来说,庐山地区在第四纪分别有过相当于华南沿海的热带季雨林气候,也有过相当于现今内蒙古的温带半干旱草原气候。无论按何种计算,均相当于气候带有过纬距为10度的变化。上述剧烈的气候变化在庐山地区以及整个东亚是发生得很晚的,中国红土风化壳的分布范围在第四纪早期和中期最北曾达到东北地区南部,晚更新世则大幅度退到长江以南。与此相应,黄土则在晚更新世大大扩张,一直分布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在东亚第四纪环境演变中,这是值得大书一笔的事件,可称之为大规模的黄土南侵。毫无疑问,黄土南侵的事件在第四纪期间曾多次发生,本质上是冰期气候在东亚季风地区的特殊反映。但是晚更新世黄土南侵达到如此巨大的规模,并非冰期来临这个原因所能完全解释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更新世以后青藏高原的大幅度隆升。这种隆升的结果使高原成为南北气流和水汽传输的巨大障碍,强化了西伯利亚高压,寒潮侵袭东亚的形势更加凌厉,空前地增加了气候的大陆度。特别是当全球进入冰期时,夏季风减弱而冬季风更加强盛,加上海面大幅度下降,中国海岸线向东移动500千米左右,气候的大陆度更强。由于这种原因的联合作用,使东亚在末次冰期中气候空前严酷,乃导致大规模的黄土南侵事件。”这些思想,不仅为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研究指明了出路,更重要的是,把东部环境演变同青藏高原的隆升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摘自秦大河等《李吉均及其学术思想》,《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