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25日 星期三

    武汉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创新新闻传播教育模式 培养融合发展传媒人才

    作者:何苗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25日 08版)

      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及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复合应用型传媒人才的培养成为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主要目标。武汉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起源于2003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创立武汉学院时组建的艺术系,并于2019年与传播系合并为艺术与传媒学院。学院把握机遇与挑战,积极探索媒介融合背景下的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实践,以培养出更多满足媒介融合发展需要的优秀传媒人才。

    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媒介融合打破了传统的传媒生态架构,拓展了媒体新闻业务的边界,创造了全新的融媒体业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院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夯实培育优秀媒介融合人才的坚实基础。一是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厚基础、强应用、重技能。学院及时召开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会,有针对性地探讨课内外软件教学与学习方式、工作坊或应用型教学开课比例与开课模式等问题。学院邀请行业专家参加艺术学学科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以专业引领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是打造“拟态”教室,实现线上师生联动。通过“QQ群课堂+超星学习通”及“头歌”在线慕课平台(https://www.educoder.net)等渠道创新教学模式,利用QQ群课堂进行直播,通过超星学习通实现课堂互动。建课之初,教师们就将所有的教学资料、电子版教材、案例等放入平台资料库,还建立题库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三是深入企业,把握行业发展动态。组织学生前往腾讯大楚网、湖北广播电视台等公司开展实习实践考察活动,让同学们将课堂上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基础的技术相融合,培养他们的社会实践调研能力,为以后的实习、工作打下基础。

    搭建实战平台,对接学界业界

      学校通过校内自建、业界共建的方式搭建形式丰富的实战平台,有效对接学界与业界,大力培养熟练掌握融媒体的专业人才。一是优化实验室管理,全面推进校内实践课程教学。学院投资建设新媒体实验室、影视摄制实验室、云计算实验室等多间校内实验室,全面推进实验室课程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二是开展“直接性校企合作”和“间接性校企合作”两种实习模式,跨越学科专业的边界,探索不同学科专业交叉、复合的创新路径,先后与武汉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武汉麦石百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企业携手共建实习基地,使学界与业界有了更深入的连接。三是积极开展校地合作,将本地非遗文化融入课堂协力促传承,积极探索湖北本地非遗文化与高校课堂融合的教学改革实践活动,组织学生们参与系列“非遗纪录片”的拍摄实践活动,在传承与弘扬文化、实现社会服务的同时,培养心系国家的优秀应用型人才。四是实施“任务驱动”,带动学生“做中学,学中做”,鼓励引导学生参加各层级不同类型的竞赛、比赛活动,成绩斐然,先后在“香港当代设计师奖春季赛”“2021年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湖北赛区”“第十三届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湖北赛区”等比赛中获得佳绩。

    提升教师授业能力,打造优秀教学团队

      学校充分认识到媒介融合背景下双师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提升教师授业能力,努力打造优秀新闻传播教学团队。一是开展“磨课”活动,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聚焦课堂教学中真实而具体的关键问题,进行观察、分析、诊断,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鼓励教师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看法和建议,达到学习研讨的目的。二是开展各类技术培训,提升教师实践操作技能。针对教师队伍存在的学历高、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技能相对较弱的情况,学院积极开展演播室系统、广播级非编辑系统、音频系统、灯光系统、虚拟演播室的整体操作流程及使用技能的培训,帮助教师充分利用新技术、新设备开展教学工作。三是督导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将“持续改进”“课程思政”等理念融入教学督导之中,引导和帮助教师规范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何苗)

      (广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