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乡村看小康·乡村宜居宜业】
近日,漫步在河北省正定县大小乡村,记者看到一幅幅欣欣向荣的生活画卷。
近年来,正定县将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与党建有机结合,并结合今年的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正定县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群众共同参与,聚焦农村改厕、环境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等环节,为乡村建设按下“快进键”,让乡村更美更宜居。
农村改厕带来新面貌
在正定县西里寨村村民王秀英家的小院,昔日猪圈连着厕所的“连茅圈”如今已经成了两间铺着瓷砖的冲水式卫生间。
“我们村的厕所如今已全部改成了冲水式,给大伙带来的好处实实在在。”西里寨村的党支部书记秦昆昆说。
过去北方农村几乎家家都是“连茅圈”。2014年,全国农村改厕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正定举行。正定县以此为契机,推动全县农村改厕。厕所虽小,改起来却并非易事,除了不愿花钱,多年形成的习惯也让村民对改厕并不“感冒”。“祖祖辈辈都用习惯了,觉得没必要改,所以开始大家的积极性并不高。”秦昆昆回忆说。
为提高群众改厕的积极性,正定县出台补贴政策,每户最高可获补贴1100元,农户改厕基本不用自己负担。正定县还在西安丰村、大寨村等地建起了示范厕所,组织乡镇村负责人和施工队现场观摩,每个村由村支书带头改厕作示范,让群众亲眼看到改厕的好处。
改造后的厕所干净、方便、没有臭味,村民们疑虑尽消,纷纷主动要求改厕。财政补贴、各级配套、专业施工代建,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正定全县改造农村“连茅圈”23528座。2018年年初,全国厕所革命工作现场会在正定召开,借此东风,正定在全县域开展“厕所革命”。
正定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科科长郑永华介绍,接下来将探索以农民主体化、运作市场化、统筹一体化、责任明细化为目标的农村厕所长效管护机制,让农村“厕所革命”工作不断深化,从根本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环境整治带来新生活
近日,在正定县战村村南的小公园里,三三两两的村民聚在一起闲话家常。“现在村里真是不一样了,环境好了心情也好。”村民张秀丽告诉记者,这里曾经垃圾遍地、杂草丛生。不久前,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村里的党员干部与村民一起对垃圾、杂草进行集中清运,并铺砖修整,建成了这处别致的公园。
今年以来,正定县按照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理念,拆违建、清垃圾、治污水、推进美丽庭院建设,着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正定县还通过大力推进村民文化广场、村民活动中心等配套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如今在正定县西河村,不少村民有了新爱好,就是在村中央新修的健身广场上锻炼。“这里以前是废弃的宅基地,治理后建成了健身广场,如今是大伙饭后休闲的好去处。”村民康兴峰说。
全民参与形成新局面
在塔元庄村,每当天蒙蒙亮,就能看见一群穿着红马甲的身影,正在清扫垃圾、铲除杂草。他们是村干部和“常山红”志愿者。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塔元庄村不仅有村干部带头分包片区进行卫生清理和督导,很多志愿者也自发加入,义务清洁环境。
在正定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重要一环。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工作,正定在全县开展了党员志愿服务日活动。县领导与全县各部门、单位和企业的2000余名党员志愿者走进社区和乡村,清理杂草、沉积垃圾和卫生死角。正定县农业农村局还联合各乡镇积极发动群众参与,组织开展“慢跑拾荒”等一系列活动,让群众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的“主角”,形成“人人动手,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记者了解到,未来,正定县将继续坚持重点提升和示范引领,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发展全域旅游相结合,全面提升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积极引导建设现代村庄,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本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本报通讯员 赵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