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25日 星期三

    科学的事情科学办

    作者:本报评论员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25日 01版)

        “预算繁”“拨付慢”“报销难”……一个时期以来,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方面存在的“难点”“堵点”“痛点”,已成为消耗科研工作者宝贵精力、阻碍中国科技突破创新的突出问题。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7方面提出25条“硬核”举措,为科研经费“松绑”,为科技创新“清障”,回应了广大科研人员对经费管理改革的渴盼,引起科技界的热烈反响。

        科技强则国强,科技竞争已日益成为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重要战场。加大科技投入,是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所在。尽管国家财政对科研经费投入呈逐年上升态势,但总体上科研经费还是短缺,而且更重要的是,多年来,科研经费在预算、拨付、报销等流程上存在的系列瓶颈问题,影响了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成为当前我国科技领域闯关夺隘的障碍,亟待革弊立新。

        科技创新的过程,说到底,就是在精准的科研投入支撑下,经过不懈努力,获得实验数据、技术发明、论文成果等,并利用这些成果创造社会财富、推进文明进步的过程。这个过程要保持顺畅高效,就必须做到以科学的方式办科学的事。

        人才是第一资源。科学家每天要考虑的是“中国发展所需”,而不应是“财务管理要求”;科研队伍要面对的是科研业务领域的“卡脖子”难题,而不该是填表、报销、评比等“卡脖子”琐事。加大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的改革力度,很重要一点,就是要让科研人员有经费使用的自主权,并重视对科研人员的奖励激励,让他们心无旁骛去搞研究,先厚积、再薄发。《意见》提出,提高间接费用比例,明确间接费用可全部用于绩效支出,扩大劳务费开支范围,合理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力度。这是对广大科研人员聪明才智的尊重与认可,将极大地激活创新智慧充分涌流。

        规律是第一法则。科研经费按规律使用,是精准滴灌,事半功倍;不按规律使用,如若一边大水漫灌,一边又设堤修坝,则水始终进入不了最后一公里。针对束缚科研人员的不合理规定,《意见》作出了有针对性的制度安排,比如针对预算过细,《意见》提出进一步精简合并预算编制,提出直接费用中除50万元以上的设备费外,其他费用只提供基本测算说明,不需要提供明细,“打酱油的钱也能用来买醋”。再如,《意见》明确,项目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强化绩效导向,从重过程向重结果转变,这是推动科技创新、建设科技强国的务实举措。

        说到底,科学的事情要科学办,这既是尊重科研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然路径。在通往科学殿堂的崎岖道路上,要继续以改革铺石开道,让科研人员放下包袱,全力以赴,把精力和才智聚焦到科研上来,为我国早日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本报评论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