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巨人”动车组奔驰在拉林铁路线上。远望,天空湛蓝如洗,白云绕在崇山之间,江水奔流不息;近看,别致的藏式民居整齐有序,一片片金黄的青稞地,展现着丰收的景象。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动车组就从拉萨驶入了山南市乃东区泽当街道。
8月20日,中央代表团山南分团来到雅砻大地,给30余万山南各族儿女带来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的热烈祝贺。记者跟随代表团一行,亲身感受到70年的跨越式发展让雅砻大地绽新颜。
传统纺织技艺引领致富路
富有藏式风情的手工编织车间内,工人们在熟练地进行纺线、织布、刺绣。他们精巧的双手,将创作出一件件精美的“泽帖尔”。
泽帖尔,泽当独有的绒毛哗叽纺织品,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泽帖尔传统纺织技艺一度濒临灭绝。2008年,靠绘画手艺富起来的巴桑,带领7名农民创办了乃东县民族哗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在巴桑等人的努力下,泽帖尔手工纺织技艺得到成功挽救,2010年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年31岁的巴桑次仁是合作社的一名老员工。他手中的吉祥八宝刺绣,要一针一线耗费半个月时间才能完成。巴桑次仁告诉记者,自己一个月收入在4000元左右,他的爱人在开服装店,两个孩子在上小学。“我对现在的生活特别满意,感谢党的好政策!”
2016年,哗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被乃东区纳入精准扶贫产业项目。合作社建起了新厂房,也拓宽了销售渠道。2020年,合作社产值达到860万元,人均增收3.2万元,带动400余名群众实现就近就业。
万亩葡萄种植基地、万头藏香猪养殖基地、百万羽藏鸡养殖基地……山南市坚持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投入近45亿元,实施产业项目217个,辐射带动2.8万名贫困群众增收,产业从小到大、从有到优,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保障。
民生事业节节高
现在,次仁伦珠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关节置换手术,索朗央宗已经成为眼科方面的行家里手,年轻的心脑血管内科大夫夏敏文也有了一技之长。
他们三人,都是山南市人民医院的医生。而帮助他们提高技术的,是来自安徽省援藏医疗队的专家。从2015年开始,安徽省负责“组团式”支援山南市人民医院。援藏医疗队专家、山南市人民医院院长徐力说,秉持着“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的信念,7批次援藏专家结对帮带331名本地医务人员,培养了一批“能力强、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队伍。在多个科室的建设或完善方面,山南市人民医院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变强”的转变。
走进山南市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宽敞明亮,就诊秩序井然有序。目前,该院“中病”可治疗数达400多种,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94%,初步实现了“中病不出市”的目标,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我是建筑装饰班的扎西罗布,我要学好技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装饰工”“我是民服班的旦增,我选择了最爱的服装设计专业,将来我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服装设计师”……走进山南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综合实训楼,走廊的墙壁上,写下了年轻学子们的梦想。
山南市第二中职于2014年建立,2016年正式招生。学校占地面积202亩,投入资金近4亿元。目前,在册学生1848人,毕业生升学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
社区的幸福生活
民居雕梁画栋,路面干净整洁,居民们身着盛装、手捧哈达,脸上洋溢着幸福祥和。
这里是“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乃东区昌珠镇克松社区。1959年,当时的克松村第一个在西藏进行民主改革,建立了西藏农村第一个党支部。从此,农奴们从“会说话的工具”翻身成为主人,第一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财产——土地、牲畜、房子。
走进“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陈列馆”,旧西藏的悲惨境地和新西藏的幸福生活,通过一张张图片、一件件模型生动地展现出来。现在的克松社区,党员队伍从最初的5名党员发展到12个党支部、168名党员,居民年人均收入超过24000元。
离克松社区不远的扎西曲登社区,是雅砻扎西雪巴藏戏的发源地,素有“藏戏第一村”的称号。“过去,大家跳藏戏是为了让农奴主高兴,而现在,是为了自己过上好日子。”近年来,社区党总支带领居民们激活藏戏文化旅游资源,社区成为远近闻名的民俗旅游传统村落。
走进社区居民次仁的家里,浓郁的藏式风情扑面而来。去年,经过装修改造后,这座二层民居的一楼化身为民宿,用来接待远道而来的游客。加上种地、养牛、开店,次仁一家的年收入有20多万元,日子过得“比蜜还甜”。
回望70载春秋,雅砻大地实现了沧桑巨变,旧貌换新颜。新起点上,带着美好的祝愿,雅砻儿女砥砺奋进,用奋斗的汗水浇灌幸福之花。
(本报山南8月20日电 本报记者 靳昊 尕玛多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