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攻坚克难补短板:农村同步迈向全面小康社会之路》简评

    作者:王景新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18日 11版)

        【图书评介】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7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执掌全国政权接手治理的中国农村,是“水旱蝗虫之天灾,兵匪苛捐之人祸,物价飞涨,举债之绝路”(陈瀚笙语),处于“崩溃与动荡之状态中”(许涤新语)的千疮百孔的农村。1949年,全国5.42亿总人口中,农村人口比重高达89.36%,农业劳动力比重为88%,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0%,在国民收入总构成中农业占68.4%,农村人口几乎都是绝对贫困人口,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在98%以上。经过70多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到2020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3834元和17131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9.2%、32.7%。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在乡村人口数量庞大、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遭受列强侵略与掠夺、国民政府的腐朽统治及战争破坏严重等诸多不利条件下,新中国为什么能推动“三农”快速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奔小康,迈入共同富裕快车道?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郑有贵研究员的新著《攻坚克难补短板:农村同步迈向全面小康社会之路》(安徽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对此进行了深入解读。该书指出,破解全面小康社会“三农”短板难题的历程,大致经历了新中国成立起至20世纪末在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1世纪初起至党的十八大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快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战脱贫攻坚促进农村同步迈向全面小康社会三个大的阶段;从破解全面小康社会“三农”短板难题的实现路径看,是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中之重,以国家强大经济实力促进“三农”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产业融合发展拓展“三农”发展空间,以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协调发展,以共享发展的组织化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共同富裕;从农村与城镇同步迈向全面小康社会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看,突出体现在破解全面小康社会“三农”短板难题实现历史性突破,破解农村贫困人口短板难题创造世界减贫事业奇迹,提升全面小康社会成色;从农村与城镇同步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经验看,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坚定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探索形成促进共同富裕和农村同步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中国方案。

        该书对农村能够与城镇同步迈向全面小康社会之路经验的总结集中于五个方面:一是深刻认识和把握“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把握发展趋势和规律基础上科学施策;二是基于“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发展观构建政策目标体系;三是探索实行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对应的工业与农业、城镇与农村相互支持的政策;四是从乡村人口数量庞大的国情出发,探索形成产业链、价值链、产权联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等多维途径;五是以共享发展理念引领,促进农业农村组织化,完善农村社区集体统筹和积累机制,逐步增强农村全面发展的内生能力。

        通读该书,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一直把引导农民走向共同富裕作为前进方向,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重大战略,根据政治形势和实际情况变化,实事求是制定和调整党的政策,推动农业农村向现代化逐步迈进。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石上,又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阔步前行。

        (作者:王景新,系湖州师范学院“两山”理念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浙江大学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