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家的小康故事㉕】
任记者好,欢迎来到景迈山!现在路好了,要是以前,您得花两天时间。
眼前这片古茶林,少说也有上万亩吧?以前,就是因为又偏又远,祖辈们“捧着金碗”连肚子也填不饱。
2005年,普洱茶走俏市场时,我觉得“商机”来了,于是贷款做起了茶生意。由于不懂市场,又没有品牌,只是盲目跟风,结果一下子亏了两百多万元……
老父亲劝我,还是赶紧收手吧。
守着这样好的资源,还继续过穷日子?我不服气!
我是党员,有责任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仔细分析了失败的原因后,我开始对症下药:先是设法提高茶的品质。只有夕阳产品,没有夕阳产业。占领市场,品质上不去不行。我吃住都在茶园里。有了品质,还得因“市”而为。一有空,我就到城里调研市场行情。为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问题,2011年,我把寨里的茶农组织起来,成立了合作社,组建了公司,还注册了商标。
有了这些努力,再搭帮党的好政策——政府把扶贫路修到了寨子边。我们的茶产业,一天天壮大了起来。今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收入超过千万元。
您再瞧瞧,这寨子里哪家哪户楼前不停有小汽车?有人说,是茶树让我们的生活变了样,我说,是因为我们赶上了好时代。
不瞒您说,就在您来前几分钟,我还接到了一个大订单呢!
(本报记者任维东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