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10日 星期二

    “为打胜仗出力,我愿意干一辈子”

    ——记战略支援部队某部技师高玉华

    作者:本报记者 章文 本报通讯员 张大鹏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10日 04版)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他从军32年,数十次参与重大施工任务,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7次;他精通50余种装备的操作与维修,带出500多名业务骨干,两次荣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一等奖。他,就是战略支援部队某部技师高玉华。

        高玉华高超的维修技术在全军内外有口皆碑。去年春夏之交,某大队勤务保障连的一辆封存启用的挖掘机发动后只冒烟不动弹,找来修理厂师傅,按照市价光拆卸费用就要7000元,如果要修价钱另算。此时,正赶上高玉华来连队送装备车辆,只见他围着挖掘机转了几圈,找了个大锤,朝着刹车片的位置轻轻一敲,“啪”的一声,再一发动,挖掘机竟启动开走了。

        凭着一手好技术,高玉华这些年给部队省了不少钱,一些看似本该淘汰的设备,他都想方设法让它们重焕新生。

        一次,他应邀到兄弟连队“巡诊”大型机械,任务完成本可以休息两天,但当他听说仓库里还躺着一台废弃的柴油机,就立刻跑了过去。“零部件基本齐全,保养检修一下,用来训练教学没问题。”高玉华撸起袖子就干,将机器“开膛破肚”,零件逐个清洗上油,部件挨个运行调试。经过两天的奋战,柴油机又能正常运转了。

        2012年,原广州军区特批设立了“高玉华工作室”。无论干部还是战士、老兵还是新手,只要有想法、肯钻研,高玉华都鼓励他们在工作室里操作实践、一展身手。

        新兵赖南升在一次柴油机训练时,发现柴油滤清剂更换比较麻烦,每次清洗时,滤清剂都有残留。他想到可以用大气压差把底部滤清剂给吸出来,这样清洁效果将会提升一个档次。赖南升兴冲冲地跑到工作室向高玉华分享了自己的想法,高玉华听后非常欣慰,带着赖南升反复实验数百次,最终攻克了这个清洗难题。

        高玉华还有个特殊“待遇”——宿舍里装了一部军内长途专线电话。这是一条“大型机械故障诊断热线”,用来为分散在千里之外的战友提供技术咨询,人称“老高热线”。

        要问“老高”32年一共带过多少兵,他也说不清。驻港部队某部士官颜详明是和高玉华素未谋面的“老战友”,他一遇到技术难题,就请教高玉华,热线交流不下百次。

        “严格说起来,我也是高班长带的兵。”某大队政委银大雄感慨地说,2002年刚从军校毕业的他到基层锻炼,被分到高玉华的班里。为了让银大雄尽快熟悉基层工作,从体能到技能,从作风到素养,高玉华都手把手地教。

        高玉华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为了与装备同步升级,他主动报名函授自考,取得大专文凭,还自学了C语言、编程和自动化等知识。

        一次机械故障巡诊,接连几个单位转下来,高玉华发现柴油机高压油泵减压阀座损坏得比较多。原来战士们在拆卸减压阀座时,因缺少专用拆卸工具,只能用螺丝刀硬撬,拆装几次后,减压阀座就磨损得无法使用。

        “这可不行!真要打起仗来,不仅影响拆卸效率,而且高损耗率很容易造成零件的短缺。”高玉华决心要琢磨出一个简单、轻巧、实用的专用拆卸工具。他闷头在工作室干了半个月,研究出了便携式拆卸减压阀座扳手,拆卸时间也从2分钟缩短至10秒钟,减压阀座的平均寿命延长了两年。

        一笔一画签名、重重按下手印,这已经是高玉华第二次向组织递交延期服役申请书了。年届50岁的高玉华,把大半辈子的时光都献给了部队,他动情地说:“为打胜仗出力,我愿意干一辈子。”

        (本报记者 章文 本报通讯员 张大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